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 如何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肥东县白龙中学李家田手机15155161413 摘要:《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提出:问题提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要提倡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还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教学的课堂讨论和研究中。问题意识既是探究教学所必需的,同时又可以在探究教学中进行培养,本文从心理认知规律和教学过程规律两个方面,探讨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问题意识;探究教学;主体性教育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定,以及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探究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探究教学中更是如此. 一.何谓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一般称为问题意识. 二.探究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探究教学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探究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使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速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数学探究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定理、公式、性质、规律、应用等问题都存在适于探究教学的生长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并敢于挖掘和创新,将这些问题融入恰当的数学情景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研究心理认知规律,合理创设问题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要问在有疑之处.“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它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引起学生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及时变更,并重新组成认知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保证认知探索活动的顺利进行.问题一旦解决,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测高》这一课之前,我首先带着孩子们去操场上采集HYPERLINK"http://qkzz.net/magazine/1006-5954"\t"_blank"数据,四人一小组,分别测量国旗杆在阳光下的影长,某个易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它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长。学生在记录这些数据时就开始产生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同一时刻啊?”“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测出旗杆的高啊……”“珠穆朗玛峰,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可以这样测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探究欲急剧高涨。此时设疑便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问题难易要适度.问题过难,学生虽殚精竭虑,仍无丝毫头绪,其探究的积极性,必将受挫,相反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毫不费力即可获得答案,同样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说有创新了。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说为问题的提出提供了操作依据。所谓“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一个区域,教学内容的难度只有落在这个区域里,才能真正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创设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增强求知欲,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成为一个满足好奇心和兴趣需要、适应求知欲望的过程.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问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能表露和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因此,要让学生敢于提问题,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畏惧教师的心理障碍。实践证明,朋友型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多给学生更多的语言表扬,或手势鼓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对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充分地发挥和显示。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气氛宽松,学生会更主动探求知识,遇到问题才敢于质疑。 (5)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好问 因中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他们主动提出的数学问题五花八门。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不仅使学生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也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想问、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