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寻求合理的中间地带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念的主流思想是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接受性学习为中心。欧美教育理念的主流思想也是三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合作探究为中心。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教育理念,十分明确地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多年教育改革的实践使人们体会到:东西方的教育观念处于两个极端,而真理恰恰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比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打好基础与谋求发展的关系、生活经验与数学现实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认识只能通过改革实践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寻求合理的平衡,任何走极端的做法都是不能持久的。当今美国的数学教育,着重强调打好基础,而中国则强调创新发展,实际上双方都是在不同的极端寻求合理的中间地带。《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9日在《寻找中间地带》一文中指出:“寻找中西方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不仅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策。”经过新课程的实践和反思,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寻求合理的“中间地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首先要强化上述基本共识,应把这一基本共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只有自觉地把这个基本共识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教学行为,在实践中避免走极端的做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成为现实。 二、传统的课堂过多地强调接受学习,教师讲学生听,一切按预设进行。课改初期的课堂则更多地强调开放和生成,曾记得当时一条“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标语,一度广泛流行于城乡学校,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这在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传统的、沉闷的课堂必须进行变革。但一段时间后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问题,低效的情境创设,无效的自主探究,形式化的合作学习,泛滥的廉价表扬随处可见,数学课缺失了“数学味”,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践中走样了,课堂教学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许多教师敏感地呼吁“如果新课程的课堂就是这样,我们宁可回到从前”。 经过了一阵阵欣喜与激动,看过了一阵阵热闹与轰动,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施,课改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教研人员在理性反思后敏锐地意识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倡导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有人说,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悟道”之后的螺旋上升。 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笔者认为:影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以下几个核心要素是必须重点关注的。 1.课时目标具体、明确。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有长效、短效之分。管长远、能一生受用的效果就是长效;管眼前、管特殊技能形成的就是短效。长效要长期积累,难以一蹴而就;短效立竿见影,易在一节课内形成。“有效课堂”首先要处理好新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既重视短效,又关注长效。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数学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并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和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态度。例如,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很有趣,学习数学自己也可以“创造”而不仅仅是背诵定义、公式,做大量的练习等。 新课程实施中有些课堂三维目标重心偏移,忽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而把后两者当做新课程改造传统课程的标志和第一追求。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这种应该在学科渗透、习惯养成、行动磨砺、社会影响中逐步培养的个性品质,变成了直接教的东西,甚至成了一两节课就能教会的东西。有些教师对课时目标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重视课时目标,仅仅把它看成是教案中的“装饰品”,备课时直接从教学参考书上抄,不把课时目标放在心里;二是虽重视课时目标,但表述空泛,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课时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行性,切忌空泛,缺乏操作性。课时目标不要过高,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也不宜过低,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与具体内容的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已知、需求与特点出发设定课时目标。这始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起点。 2.数学活动扎实、有效。 学生的学业负担有物理负担和心理负担两种,这是大家公认的。近来有研究表明还有“第三种负担”,也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产生的负担,进一步说是由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产生的负担。仔细想来,学生负担过重的一大部分原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