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 油壳成形212艺及模具设计常大(20万件/月)。传统工艺为落料—拉深一旋切修边一旋压筋一压筋一电镀。由于零件口部尺寸要求益。但需具备如下条件:①改进后不降低产品使用性能;②具有相当的生产批量;③制品应具有良好的冲料拉深一挤切修边一压环。零件需求量大,具备冲压第一道上序的加工。工艺难点:①压料力应足够大且DlE&MOULD文章编号:1672—0121(2009)04—0082—02王正华(芜湖双翼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9)摘要:介绍了一种利用直杆在一定压力下失稳的特性成形的新方法。并以杯形件(中部带凸环)为例,分析了拉深成形工艺,确定了工艺方案。阐述了模具设计制造过程。关键词-机械制造;拉深;油壳;模具设计中图分类号:TG386.3*2文献标识码:B1零件分析图1所示汽车油壳零件,出口美国,需求数量非高,但在装夹过程中变形难以克服,废品率约为20%。由于3、4工序专机效率低,生产批量无法提升。经对零件结构分析,将其改为全冲压方法加_-12。经实践证明,工艺可行性好,效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2工艺分析及"I-艺方案的确定冲压512艺与切削、旋压加工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互换性强,产品合格率高等优点。把切削、旋压改为冲压,目的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压工艺性。经分析,油壳原旋切及旋压工序,可采用挤切(模具完成)、压环(利用薄壁圆筒件侧壁受压失‘稳性能)等冲压上序完成。即旋压筋、压筋合为一道压环工序,落料、拉深复合为一道落料拉深复合模完成。5道工序变为了3道纯冲压丁序,新丁艺为:落生产条件。3模具结构3.1落料拉深模落料拉深模如图2所示,采用左右对称滑动导向模架正装式结构。其工作过程:开模状态下,先将条料放人导料板12中、凹模13上,压力机滑块下行。凸凹模5进入凹模13中落外圆。上模继续下行,在压料圈7压料作用下,凸模6进入凹模5,使工件逐渐拉深成形,当压力机到达下死点,工件成形,压力机同程。工件留凸凹模内,压力机回道上死点时,在打料杆1及打板4作用下,工件退出凸凹模,完成分布均匀,保证上件成形不起皱、开裂。②为保证工序件外观质量,凸凹模及拉深凸模淬火硬度应达到HRC60~62。圆弧过渡光滑。为增加模具使用寿命,凸凹模及凸模需表面镀硬铬处理,处理后不但制件外图1零件图收稿日期:2009-03—21作者简介:王正华(1972一),男,工程师,从事模具及板材加工技术设计研究Pro/EhasbeenPDXhave 万方数据 工艺难点:①压N-力须足够大,保证在挤切前完部呈锋利刃口形状。②凸模与凹模间隙取值合理,约为正常冲裁间隙的1.5~1.8倍。③凹模漏料锥度足够形。工作过程:开模状态下,将二工序件放入下模9工。工艺难点:①为使工件顺利进入上模8内,上模须做成锥形,锥度为2~3度。②为保证050.54±产生塑性变形,以免产生回弹超差。③为使硝5.88mm圆环顺利成形,本处利用了杆失稳原理,济效益及社会效益I-_均取得良好效果。新工艺技术,观质量高,模具使用寿命也提高一倍以上。3.2挤切修边模挤切修边模是将一工序件凸缘修除,修边后工件成杯形,为三工序件压环作准备。此模结构为一类标准正装冲孑L模。工作过程:开模状态下,将一工序4牛-放人凹模。压力机下行,首先压料板压住凸缘部分,压力机继续下行,在到达下死点时,在凸模与凹模共同作用下,凸缘被挤切掉,二工序件漏出凹模。压力机回到上死点,用工具取出废料,本T序完成。成拉深工序造成的尺角校型,保证挤切后工件端面大,保证凹模内不存料,为下次操作作准备。3.3压环模压环模如图3所示,采用左右非对称式滑动导柱模架,正装式结构,用于完成056.88ram圆环成形、a50.54±0.1mm整形,以及口部R0.5mm尺寸成内,滑块下行,3-件进入上模8内,同n,-j-凸模4进入工件内腔,压力机到达下死点时m4牛-成形。压力机回程,丁件留在上模8内,滑块到达上死点时在打杆l及卸料块5的作用下,工件退出上模,完成三工序加DlE&MOULD0.Imm尺寸整形时,采用变薄缩口工艺,使工件口部为保证圆环顺利向外成形,工件内腔须填实。4结束语通过对油壳冲压工艺的探索、改进,在杯形冲压件上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新工艺,与老工艺比较更为适合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同时,新工艺不论在经不仅使制造同类冲压件时,降低了工装设备及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而同时产品品质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提高。目前,本项革新工艺在同行业生产制造同类件中处于领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2】姜奎华.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图2落料拉深复合模1.打料杆2.上模板3.上模固定板4.打板5.凸凹模6.凸模7.压料圈8.顶料杆9.下模板lO.顶板11.导套12.导料板13.落料凹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