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也谈思品课中的体验式教学 黄陂区横店中学陈明春(13667211797)…………………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和理论基础 什么是体验式教学?对“体验”这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教学意义上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当然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它有着深刻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 1、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首先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正确的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 2、心理学基础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经历着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总是首先接触一个个事物的现象,得到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大量个别的事物中发现普遍的一般的规律。 3、教育学基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是有发展需要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一定要直面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以及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同特殊素质的人,我们需要采用各种方式来尊重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实现让他们在思品课上得到发展这一教育目的。 过去,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学中也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但是这种理论联系实际只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课本中的理论而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仍然是老师坐而论道,学生被动接受的满堂灌的模式,仍旧是老师黑板上讲道德,学生在书本上学道德,思想政治课死板而枯燥,始终不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本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的知、情、意、行的教学目的。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验式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思品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景,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体验式教学的几点尝试 在了解了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以往思品课教学中意想不到的效果。 1、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过去思品课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把课本的的内容一二三四地板书出来,学生在下面一二三四地抄下来,由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我在上七年级思品课第三课引用了中央电视(10)台《讲述》栏目中的一个事例:河南郑州的一个小女生发现屋顶上一条蛇正在吞食一只小鸟,她发现小鸟很可怜,打电话叫来了消防战士把受了重伤的小鸟从蛇的口中救了下来,但小鸟因为伤重而死亡,小女孩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我在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小女孩到底做得对不对?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这个小女孩很有爱心,同情小动物,她珍爱生命;也有的学生说这个小女孩做得不对,因为看起来她对小鸟是仁慈的,但对蛇却是残忍的,她把蛇到口的美食给夺下了,蛇就是以那些小动物为食的,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是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还有的学生认为蛇是恶毒的动物,寓言中的蛇是阴险毒辣的化身,看见它就让人感到恐怖赶走它是可以理解的;还有的学生说,这点小事就叫来了消防战士,这简直是小题大做,要是担搁了救火怎么办?对学生以上的回答,我在充分肯定他们有爱心、疾恶如仇、关心社会的同时,又提出这样的问题:热爱生命当然是指热爱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这种热爱能不能以自己是否喜欢而转移呢?热爱生命能不能剥夺某些生命的天性和违背自然规律呢?我们爱鸟是否就是要把鸟都关在鸟笼子里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认识到了真正热爱生命就是要尊重生命,和各种生命和谐相处,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小女孩的行为其实是不对的,并不是真正地关爱生命。在这里,老师和学生能够不受外在的高压和拘束,自由、真实地表达对一个现象、一种事物、一个人的看法,老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