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爆轰法合成纳米碳材料的研究 李晓杰,罗宁,闫鸿浩,王小红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回顾了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学者们从事爆轰法在合成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从爆轰法合成纳米金刚石、富勒烯碳、碳纳米管、纳米石墨材料至碳包覆金属复合纳米材料等,合成出了从单质到复合材料等形式多样的纳米碳材料。本课题组以爆炸加工技术为基础,独立并创新性地采用爆轰法合成纳米碳材料方面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作此文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探讨、共同分享。 Abstract:Inthispaper,wereviewthatthescholarsinallovertheworldwhoengagingindetonationsynthesizingofnanometermaterialsinthelast30years.Fromthenanodiamond,Fullerene,HYPERLINK"app:ds:CNT(carbon%20nano%20tube)"\t"_self"carbonnanotubetocarbon-encapsulatedmetalnanometialsandsoon,thesenanomaterialswerepreparedbyadetonationmethod.Onthatbasisofdetonationtechnique,wehaveachievedcompletesuccessandmadeprogressandresultsincarbonnanographitematerials.Thepaperwascomposedforthepurposeofcommunicationandsharewithotherresearchers. 关键词:爆轰法;纳米碳材料;纳米金刚石;纳米石墨;碳纳米管;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 Keywords:Detonationmethod;Nanocarbonmaterials;Nano-Diamond;Nano-Graphite;CNTs;Carbon-encapsulatedmetalnanometerials 在纳米科技领域,对纳米材料而言,纳米碳材料是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利用碳材料的历史悠久,主要经历了木炭时代(公元前—1712年),石炭代(1713年—1866年),炭材料的摇篮时代(1867年—1895年),经典炭材料(1896年—1955年)和新型炭材料(1955年—至今)的发展时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RichardP.Feynman[1]曾指明了材料的发展方向:“如果有一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排列原子和分子,那将创造什么样的奇迹。” 在十九世纪末,从美国人Niagara[2]生产的Acheson人造石墨开始标志着经典炭材料的发展时期的到来。根据原子杂化轨道理论,碳原子在与其它原子结合时,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杂化,最常见的杂化形式为sp1、sp2、sp3杂化,与此相对应的碳的同素异形体主要有三种[3]:卡宾炭(LinearCarbon-Carbyne,也称线性炭)、石墨、金刚石。碳的结构逐渐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多种多样的纳米碳材料层出不穷,碳纤维、碳微球(GMSs)以及C60、碳纳米管(CNTs)、纳米洋葱状富勒烯(NOLFs)等多种笼状结构富勒烯、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等复合纳米材料。炸药在爆炸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对周围物体产生强烈地破坏作用,是人们经常利用的巨大能源之一。由于冲击压缩及加热作用,造成了被压缩炸药发生放热化学反应,以化学反应波的形式在炸药中按照一定的速度一层一层地自动进行转播。化学反应波的波阵面比较窄,化学反应正是在此很窄的波阵面内进行并迅速完成。由于爆轰法的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作功强度大,使其在众多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独树一帜。 1.爆轰法合成纳米金刚石 纳米级的金刚石(Ultradisperseddiamond[UDD]或者Ultrafinediamond[UFD])不但具有金刚石所固有的综合优异性能,而且具有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由于纳米金刚石具有双重特性即:除了具有金刚石的特点之外同时还具备了其他纳米材料的共同特点:比表面积、化学活性好、熵值大和较多的结构缺陷等[4]。因此纳米金刚石的制备和特性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二十世纪中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揭开了人工合成金刚石发展的序幕,它主要采用静态高压高温技术使得人造金刚石合成技术成为第一次大的飞跃[5]。之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技术使得金刚石膜的问世,从而在全世界兴起,成为人工合成金刚石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6]。再者,俄罗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利用负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