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摘要: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向市民的转移过程,城镇化进程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中国的国庆决定了中国不能按部就班地走西方发达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的城镇化道路,而是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我国当前经济现状分析 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政府依据本国国情适时适度调节本国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增长速度持续增加,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令我们国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虽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口多。再加上过去中国发展经济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加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不仅是经济,甚至人们的生存和健康。我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局部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浓度高于国际水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二)就业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就业与失业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问题年年存在,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前,受到人民币大幅升值、取消出口退税,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出现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特别是自2008年10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出口贸易型企业造成严重冲击时。企业的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的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致使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也正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就是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近10来年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呈现了不断加剧的局面。目前中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异化严重,中国的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除了农村经济发展失衡外,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当中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除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也较大。一是由于沿海地区由于开放得比较早,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由于地理位置和政策的影响资本存量都不及东部,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二是科技投入方面东部地区仍然占据优势,据调查显示2000年东部研发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了87%,到2010年这一经费开支增加到2000年的2.4倍,而中西部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基本保持1.3∶1的态势,在1990~1999年增长较慢,2000年开始逐年稳步增长,但从绝对数量来看远低于东部地区。 二、走适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型的城镇化。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城镇化”,而是从过去的“物”的城镇化转变为“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不再是以往钢筋水泥式的粗放型城镇化,而是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节约集约利用,注重拉动城镇消费增长,追求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惠民型的城镇化。它不再只是追求简单的城镇规模扩张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而是注重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的是让农村的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最终实 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第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融合型的城镇化。它不光注重城市规划与发展,而是更加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与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将着眼于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改善社会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人群间的配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推动以工促农,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发展。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