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市直一初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上)班级姓名总第14、15课时 2011-2012上 课题22陋室铭 课型:自读课主备人:文作鹏审核人:于国建时间:2011-9-30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3、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法指导:诵读、默写、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引读: 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 二、自读: 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2、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译读: 3、朗读指导: (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 4、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品读: 5、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点明主旨。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节操和情怀。这是一种的写法。 6、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五、强化训练: 7、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⑴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⑵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9、9、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11、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虚写的是。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12、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A、课文①②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B、课文④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C、课文⑦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D、课文⑧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补充: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题:爱莲说 引读: 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不仅因为澳门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也写了《爱莲说》。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二、自读: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说”的含义。 2、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与莲花有关的诗句。 三、译读: 3、朗读指导: (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 (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 (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意。 4、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全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亵()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