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有效提问举例 提问是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生学习结果,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运用以及形成能力的行为方式。设计适宜的课堂提问是把握课堂教学的需要。 一、回忆性提问训练 例“约分”教学前的铺垫题:=== 此题作为“约分”教学前的铺垫,其目的是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约分教学做好概念上的准备。为了促进对旧知回忆的准确性和提高其速度,要进行回忆性提问,以便于知识的迁移。 提问的设计主要考虑要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中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培养其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提问如下: 1.括号中应分别填什么数? 2.填这些数的理由是什么? 二、理解提问训练 教学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后,为了获得反馈信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其概念和相互关系,强化其概念,需运用理解提问。可从对概念的理解和相互间的关系上设计提问: 1.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是什么? 2.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运用提问训练 学习了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的特征后,为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需进行运用提问。提问可以围绕概念和运用(从简单到复杂)两方面入手,设计以下一组提问: 1.符合什么条件的自然数能被9整除? 2.846、928这两个数是否能被9整除?为什么? 3.1~100中所有不能被9整除的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前两问用于巩固概念和简单运用,第三问着重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入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逆向思维的方法。为此又可设计一组提问如下: 1.1~100中所有能被9整除的数有哪些?和是多少? 2.1~100个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3.1~100个自然数的和与1~100个数中9的倍数和之差是多少? 通过这样的设计提问,可以化解难点,启发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四、分析提问训练 例从100里减去25,加上22,再减去25,加上22,这样连续进行,当得数是0时,减去了多少个25,加上了多少个22? 为了能正确解决此题,应帮助学生弄清题意,而弄清题意的关键是要分析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可运用分析提问。从逆向思维(最后一个差是多少?)入手,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思维的过程逐渐明朗化,设计提问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展开的。设计问题如下: 1.当最后一个差为零时,被减数是多少? 2.从100里减去25,加上22,实际减去了几? 3.减去25,加上22,共进行了几次?如何算? 4.上面算出的次数表示什么意思/ 5.减去25的个数应为什么? 此例的提问设计采用了层层逼近的方法,使得与目标越来越近,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综合提问训练 例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求顶角的度数。 此例涉及到对三角形的认识和有关概念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其概念,故采用综合提问。提问应从对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入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和强化,进而达到能灵活运用,为此设计提问如下: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等腰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特征? 3.题中的内角指的是顶角还是底角? 4.是顶角怎样算?若是底角又怎样算呢? 此处的提问在复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基础上,解释了满足题意的顶角有两种情况,培养了思维的缜密性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六、评价提问训练 例5283-(283-198)有如下几种算法: 5283-(283-198)5283-(283-198) =5238-85=5328-283-198 =5198=5000-198 =4802 5283-(283-198)5283-(283-198) =5283-283+198=5283-283+200-2 =5000+198=5000+200-2 =5198=5200-2 =5198 5283-(283-198)5283-(283-198) =5283+283-283+198=5283+198-283 =5000+198=5481-283 =5198=5198 此例主要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运算性质的理解,从一题多解中去了解学生是否能明辨是非,是否能选择最优化解法,故选择评价提问。提问时应围绕正误、优劣而展开,设计提问如下: 1.上述6种算法中谁对谁错?错在哪里? 2.哪一种算法最简便? 此例从对一题的诸多算法中判别对错和解法的优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评价、鉴赏能力。 从上述各类型提问中可以看出,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设计巧妙、合理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精心设计一些提问,以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探索,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高度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