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6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DMA蜂窝移动通信第1章概述 第2章CDMA技术基础 第3章CDMA码序列 第4章CDMA通信原理 第5章窄带CDMA通信系统 第6章IS-95CDMA呼叫处理 第7章IS-95CDMA中信令的应用 第8章IS-95CDMA系统中的软切换和功率控制 第9章宽带CDMA蜂窝移动通信简介1.1蜂窝网通信概论 1.1.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1.1.2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 1.1.3蜂窝技术 1.1.4蜂窝网移动通信概论 1.2多址接入技术 1.3CDMA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1蜂窝网通信概论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 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表1-2几种典型的模拟蜂窝状移动电话系统1.1.2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年份年份图1.1数字移动通信的演进过程1.1.3蜂窝技术1.链状网基站天线若用全向辐射,覆盖区形状是圆形的。链状网宜采用有向天线,使每个小区是扁圆形。链状网可进行频率再用。若以采用不同信道的两个小区组成一个区群,如图1-2(a)所示,称为二频组。若以采用不同信道的三个小区组成一个区群,如图1-2(b)所示,称为三频组。若以采用不同信道的四个小区组成一个区群,如图1-2(c)所示,称为四频组。从造价和频率资源的利用而言,当然二频组最好;但从抗同频道干扰方面而言,二频组最差,还应考虑多频组。设n频组的链状网如图1-3所示每个小区的半径为r,相邻小区的交叠宽度为a,第n+1区与第1区为同频道小区。据此,可以算出信号传输距离和同频道干扰传输距离之比。2.蜂窝网可以证明,要用正多边形无空隙、无重叠地覆盖一个平面区域,可取的形状只有这三种。那么这三种形状小区的邻区距离、小区面积、交叠区宽度和交叠区面积如表1-8所示。b.区群的组成c.同频(信道)小区的距离d.中心激励与顶点激励采用定向天线后,所接收的同频干扰功率下降,因而可以减少系统的同道干扰。另外,在不同地点采用多副定向天线可以消除小区内障碍物的阴影区。若要用定向天线,建议采用4×3复用方式,即N=4,每个基站3个120°扇区或60°三叶草形小区。见图1-6(c)、(d)、(e)、(f)。e.小区的分裂当一个特定小区的话务量增加时,小区可以被分裂为更小的小区。通过小区数的增加来增加信道的再用数,这样来增加用户容量,如图1-8所示。f.切换1.1.4蜂窝网移动通信概论2.蜂窝网的功能与特征3.蜂窝网通信的主要特征4.从模拟蜂窝网到数字蜂窝网1.2多址接入技术1.3CDMA的过去、现在和将来2.1CDMA技术基本原理 2.1.1引言 2.1.2码分多址技术基本原理 2.2扩频通信系统 2.2.1概述 2.2.2扩频通信系统 2.3卷积编码 2.4块交织 2.5数字信号调制 2.5.1数字信号的表示 2.5.2数字信号传输质量指标 2.5.3调制技术 第2章CDMA技术基础1.频分多址图2-2为频分多址系统的工作示意图。由图可见,系统的基站必须同时发射和接收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时都必须经过基站中转,因而要占用两个信道(4个频道)才能实现双工通信。不过,移动台在通信时所占用的信道并不是固定指配的,通常是在通信建立阶段由系统控制中心临时分配的,通信结束的移动台将退出占用的信道,这些信道又可以重新分配给其他移动用户使用。2.时分多址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然后根据一定的时隙分配原则,使移动台在每帧中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基站可以分别在各个时隙中接收到移动台的信号而不混淆。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台的信号都按规定在预定的时隙中发射,各移动台在指定的时隙中接收,从合路的信号中提取发给它的信号。图2-3是时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工作示意图,其中(a)是由基站向移动台传输;(b)是由移动台向基站传输。FDMA与TDMA都是区分与识别动态用户地址的多址技术。(1)在发送端:设计一组相互正交的信号参量(2)在接收端:设计一个正交信号识别器,如图2-4所示。典型范例:3.码分多址本书仅介绍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简称码分多址(CDMA)。 码分多址是各发送端用各不相同的、相互(准)正交的地址码调制其所发送的信号。在接收端利用码型的(准)正交性,通过地址识别(相关检测)从混合信号中选出相应的信号。 码分多址的特点是: (1)网内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波,占用相同的带宽; (2)各个用户可以同时发送或接收信号。2.1.2码分多址技术基本原理实际上,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并不是这样简单,而是要复杂得多。 第一,要达到多路多用户的目的就要有足够多的地址码,而这些地址码又要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这是“码分”的基础。 第二,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