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我国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变2010-08-0615:21:04来源: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白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高传江(2010年8月6日)纵观中国教育发展史,“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价值观长期占据主流位置。这种价值观是建立在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之上的。教育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按照统治者要求培养未来治理国家的接班人,绝不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教育限制了人性的发展,严格的等级制使受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其功能表现为能维持社会政治的稳定但难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实施更加强化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了“个人本位”的价值思想,道家主张国家治理取法自然,以“为我”为中心,要求人们克制自己不受外物的诱惑,一心一意保全个人的天性和生命,是典型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主张加强和维护封建君主政权,是社会本位的积极推行者。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试图通过每一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它的价值取向偏向“社会本位”。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仍是处于以“个人本位”为表现形式,以“社会本位”为发展方向的阶段。之后随着秦朝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随着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举孝廉”,随着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代代延袭,“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得到长期巩固。从明末清初开始,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激烈地批判束缚思想的科举制和八股时文,注重学校教育,要求培养出真正有学问有实际能力的有用人才。“经世致用”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到了清朝末期,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及其“自由”、“民主”思想的萌生,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受到重视。洋务教育推行“新学”,加速了旧教育体制的解体,加快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各类新式学堂的创办,结束了以私塾、官学、书院为形式的古代教育体制;一批反映西方近代文化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涌进我国学校;留学生制度的建立,将中国近代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引向世界近代教育的轨道。注重满足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已开始显露出来。因此,中国近代社会的教育虽然是以社会需要为中心,但是,教育价值观已经在内涵上发生了变化。即:在重视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同时,注重经济功能,这是我国教育价值观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随着外国教育思潮的不断影响,后期也出现了注重个人发展的趋向,教育价值观开始出现从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价值观占据了较长时期的主导地位,教育权掌握在人民大众手中,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成为唤醒民众为解放工人阶级自身、维护工人阶级利益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工具。教育注重为人民服务,培养工农知识分子,强调联系实际,强调男女平等的教育权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价值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市场竞争逐步地从经济领域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人才市场需求竞争越来越激烈,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接受优质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需求同落后的教育保障之间的矛盾更加凸现,我国的基础教育被拖入了激烈竞争的漩涡之中,公开地以损害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严重偏离了教育“育人为本”的本位,成为中国现实主流的教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