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结题报告 新乡市第二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既是教育工作者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永恒命题,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教育课题。而有效问题情境是有效教学的一部分,也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创设有效地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目前由于部分老师对问题情境的有效性认识不足,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一)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不明确 主要体现在:1、情境创设的浅表性,一些教师只是机械的套用情境创设这一环节,认为只要上课时播放一段动画,出示一张挂图就是创设情境了,敷衍了事。 2、情境创设的被动性,有些教师觉得情境创设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能不用就不用。 (二)过分追求情境创设的形式,淡化了数学的味道,偏离了数学的实质 主要体现在:1、追求热闹,无实效,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或是为情境而情境,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背景太多、太杂,不利于学生的观察、感知、抽象和概括;课堂热闹有余、思维不足。 2、形同虚设、无价值,有的教师采用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问题的呈现,内容堆积,过程太长,反而使学生抓不住主题,使情境创设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3、盲目无序、少理性,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数学课上活动越多越好,教具、实物、多媒体展示、操作频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因而把数学教学引入了歧途,热闹浮躁的问题情境导致课堂远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 列举的这些现象绝非个别现象,可以说在数学课堂中还有着很大的普遍性,而这样的现状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造成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对教材的钻研不够,对所教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把握不足,对情境创设的目的认识不清。忽视了情境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和谐性、实效性的问题。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朴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得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在情境创设中,不能淡化“数学的味道”。为追寻形式上的“繁华艳丽”,而抛弃情境中的“数学实质”,无疑是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 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能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能设置认知冲突,破除“前概念”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3、多元智能理论。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建构主义理论。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5、"最近发展区"理论。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一问题时,称这种问题处于该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当其不能独立解决某问题,却能在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则称此问题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水平)以外时,教学不可能进行;当所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或者说,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而要想让教学有价值,就必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者说,必须找到那些他们不能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