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教材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规律、基本的物理实验和简单的理论知识组成的。大纲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有一定限度,要求培养学生有一定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实验操作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劳而功半”,同样对于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藏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聪明、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主观能动性较差,针对这些无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都应有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作为老师找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下面就我个人经验,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常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教材分析不透彻 教材是教学的第一工具,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完全可以流利地阅读它,教师如果只是“背课”而不是“备课”则学生大部分无法理解概念和规律中描述的一切,这就需要教师从教材中挖掘出问题中的关键词或字,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简单的问题下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抓住重点,设法突破,最后又以例题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基本问题。例如: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这个定律中要让学生弄清(1)什么是一切?(2)没受力是什么意思?(3)什么是保持?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所有存在的物质为“一切”,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不受力,“保持”既不变,从而理解为什么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原因。这一基础的牢固不仅为下一节的惯性,也为高中的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这一节的内容不足二十分钟就可完成,学生对定律的内容也可以背诵,然而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如何解决,这就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懂得定律的内涵,更无从谈到运用。 因此,教师只有先把教材分析透彻后,才能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优点,克服不足,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处理教材,打开思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的作用没得到发挥 所有学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材两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共四十七个,从数量上也可看出其重要性,它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有力证明,也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因为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实践经历更是匮乏,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验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亲自获得具体的直接的经验,得到清晰的感性认识,以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概括成为理性的认识,形成物理概念,导出物理规律,并能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 例如:在大气压这一节中提出“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虽然高原的学生都知道用高压锅煮饭饭更容易熟这一现象,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可以用实验来演示:用一圆底烧瓶装一大半的水将它烧至沸腾,然后停止加热,用瓶塞塞紧,过几秒钟后,将瓶倒过来用冷水淋在瓶底,会发现水又重新沸腾。这个实验非常生动,它将我们平常无法看见的一些现象,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试想一下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 当然,就各校的具体情况而言,每一个实验都做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多数不做,这一定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停地告诉学生,物理中的知识是能够运用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然而没有联系实际的东西来证明,这就显得有些难以自圆其说。学习的最好帮手是兴趣,实验则正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首先用智慧的眼光,灵巧的双手,最终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知识就是创造”这一道理。 三、课后习题无法升华 做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为了通过具体的分析、推理、解答过程,形成熟练的技巧,增长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若能不用“题海战”,而是将课后的习题加以变通,或改变其提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抓住本质与不变的量,让理论知识在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联系实际进行补充说明,学生会更容易明白解题的真正意义。 例如:在浮力这一节有一道课后习题,“一个物体重1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0.87N,求浮力是多大?这道题可以求完浮力后引导学生求体积(浸没时,物体的体积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再求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从而知道测物体密度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在没有天平和量筒的情况下,有一个弹簧秤也可以达到其目的的。 这样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利用有限的事物去达到无限的可能。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必须对教材要熟悉,对每个知识点要理解透彻,才能达到融会贯通,习题的升华和精练,可以以一当十,体现出运用知识的基本而广泛,解题方法的灵活多变而不呆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