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冰箱制冷效率提高的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冰箱行业也日趋壮大,冰箱制冷效率的 提高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本文从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特点、提高半导体制冷空 调效率的途径及试验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效率;提高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半导体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冰箱制冷效 率提高的研究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半导体 制冷在冰箱制冷的运用,对我国冰箱制冷工程有着重要意义。 二、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特点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与压缩式制冷空调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没有机 械传动机构,故工作时无噪声、无磨损、无震动、寿命长、维修方便,可靠性高; 不使用制冷剂,故无泄漏、无污染;直流供电,电流方向转换方便,可冷热两用;重 量、尺寸较小,便于安装;热惯性小,负荷可调性强,调节和控制方便;工作状态不 受重力场的影响;百瓦级的小功率空调器的成本与压缩制冷空调的成本相差不 大;而十瓦级的微型空调器的成本远低于压缩制冷,具有压缩制冷无法替代的优 势。半导体制冷空调具有如上所述众多的优点,但是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制冷效 率较低,它的制冷效率只有机械制冷效率的30%。因此限制了半导体制冷空调在 民用领域的应用。 三、提高半导体制冷空调效率的途径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最大的不足是制冷效率较低,这限制了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效率,要从影响制冷效率因素的分析入 手,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热电制冷的关键问题是材料问题,但近20年该方面的 研究进展表明,半导体材料优值系数的提高非常困难,因此对半导体材料的探 索仍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在高优值系数的材料何时出现还是个未知数的情况 下,解决好热电堆热端散热问题,对系统制冷效率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半 导体制冷热端散热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空气自然对流、空气受迫对流、水冷散热、 环流散热、利用物质的熔化潜热散热等。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散热方式要根据具 体的使用情况来选择,并且要对散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热端处于良好的散 热状态 四、试验论证 1、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针对现有采用半导体制冷的小型制冷装置,由于半导体冷端的冷量不能得到 有效的传递,导致半导体元件的冷端温度处于偏高状态,进而继续影响冷端的冷 量传递,造成小型制冷装置的制冷效率低下。现对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 半导体选择和功率计算等,最终实现对半导体冰箱制冷效率的提高。 2、散热系统的设计 (1)工质选择:实验测得热管两端温度分别为35℃和30℃,根据公式Tv= (T1+nT2)/(1+n)(其中T1为热源温度,T2为冷源温度)可得工作温度为Tv= (35+4×30)/5=31(其中n值取4)。通过查表可知氨的适合工作温度为-40℃ ~60℃,故我们选择氨作为热管工质。 (2)热管内径的确定: 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携带极限所需管径为:dv=1.6mm式中,在31℃下氨的物性值为: r=1134.87kJ/kg;QL=592.2kg/m3;Qv=9.6kg/m3;o=0.024N/m;Qent=30W 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声速极限对应的管径为:dv=0.13mm式中:Pv=12.4bar;Qc=30W 一般情况下,热管的沸腾极限远远大于携带极限,因此,沸腾极限不会成为限制 热管传热的控制因素。 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每根热管关键参数如表1: 3、理论分析 (1)保温箱 Pin恒定。忽略降温过程冰箱内部气体压强变化,取: 考虑到冰箱中摆放的物品在两种散热方式下只改变比热容,故假设冰箱中未 放物品,取工作温度t=273K和t=298K下的平均比定压热容。 (2)半导体制冷片:假设半导体片各处制冷功率相同,并正常工作。 (3)散热器 近似取300K条件下铝片的导热系数,并假设铝片上各点的温度相同。由于 有风扇作用,假设散热器与外温温度T0的空气直接换热。 (4)模拟计算 设冰箱内部的温度函数为T(t)。理论结果分析:由图像可知,两种散热方 式下冰箱的最低温分别为0℃和-5℃,由此可计算出正常工作时箱体实际漏热率 分别为Q铝片=3.87W和Q热管=4.65W,故冰箱的制冷效率分别为COP铝片 =7.74%和COP热管=9.29%,因此理论上冰箱效率提高了∆COP=1.55%。 图1 4、实验方案设计 在测定半导体制冷冰箱效率时,我们进行了两个部分的实验测试。 实验一:热管散热与散热片散热性能的定性对比。实验过程中共使用两个温 度传感器:第一个温度传感器的一端放在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