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 四川省达县石桥中学总务处子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因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各种因素的作用,当前许多农村中小学都日渐形成一个弱势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的形成和逐渐扩大必将给这部分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将严重制约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这部分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社会各界给予的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上,而真正能够从弱势学生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和教育策略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一套成熟的教育模式供我们直接运用,也还缺乏更多成功的经验,这更显示出调查分析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成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探讨教育对策。 二、课题主要概念界定 (1)中学生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一词常见于各大媒体及政府的红头文件中。目前,社会有识之士特别是学术人士对“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有有不同的诠释,如: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等。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弱势群体概念进行界定。如有的学者认为“弱势群体是在遇到社会问题的冲击使自身缺乏应变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的群体”;有的学者则将弱势群体界定为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笔者认为,上述不同的定义是从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来下的,其实,弱势群体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方面处于劣势的人群。 而本文探讨的是我校初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问题,认为它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群体,而非一个绝对的概念。家庭经济困难型弱势群体学生,主要是指家庭经济状况低于学校的整体平均水平,并且不能满足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的那部分人群。 三、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大量的个案调查与分析,探索中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形成的真正原因,改变对农村中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偏颇认识,提高教师对农村中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从而实施因材施教,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我校科研课题研究人员的调查研究能力,探讨不同类别弱势群体的教育策略,探索出符合农村学校实际需要的,干预农村中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行之有效的一些教育策略。在教育策略辐射推广实践中,转变农村教师教育观念,创设良好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艺术,增强育人效果,加强弱势群体向优势群体的转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课题将以调查了解农村中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现状和他们的心理表现为基础,以深入分析这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为突破口,以研究对弱势学生教育的成功案例为手段,以寻找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为目标。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密切配合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通过探索弱势群体心理问题成因,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对中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途径 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调查了解法:调查了解弱势学生群体的表现、他们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性特点,初步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2)资料查阅法:通过图书和互联网查阅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理论。 (3)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弄清他们的心理障碍;通过对学生家长和社会关系的走访了解弱势学生群体形成的根本原因。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弱势学生教育的案例的研究,寻找途径,总结经验。 (5)综合分析法: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农村小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共性和个体差异。该项课题的研究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灵活地选择运用。 研究途径为:(1)调查与个案追踪相结合: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的追踪调察和分析,从他们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深入到内心,直至达到消除其心理障碍的目标。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定量,即是研究的对象要达到一定的量,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才有共性,所形成的研究成果才具有推广意义;定性,即是要给每一个研究对象所存在的心理障碍一个准确的定位,尊重个体差异的存在。 (3)继承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既要能够运用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弱势群体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同时要能够针对每个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4)阶段研究和总体的研究相结合:每个阶段都是整体研究中的某一步,也就是说每一个阶段都是在总体目标下走的一步,阶段研究目标既是独立的,又要与总体研究目标相吻合。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依据“弱势群体”的界定以及我们的工作实践和观察,我校弱势群体学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贫困生 这些学生常因为家庭处于偏远农村或兄弟姐妹多人上学,或丧失父母或父母下岗家庭无固定的经济来源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他们或因自己的穿着、生活、零用钱等情况不如别人,对任何事情反应冷淡、毫无兴趣,觉得生活没有多大意义,或成熟较早,自立意识强,事事争强好胜,不甘落在人后,怕被人瞧不起。于是,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之中,交际范围狭窄,不善于沟通,不能接受其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