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典戏剧知识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一、宋元南戏二、元代杂剧三、明清传奇4、清代花部《窦娥冤》──元朝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朝纪君祥 《精忠旗》──明朝冯梦龙 《清忠谱》──清朝李玉 《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汉宫秋》──元朝马致远 《琵琶记》──明朝高则诚 《娇红记》──明朝孟称舜 《长生殿》──清朝洪升 《雷峰塔》──清朝方成培《救风尘》──元朝关汉卿 《西厢记》──元朝王实甫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中山狼》──明朝康海 《墙头马上》──元朝白朴 《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云 《幽闺记》──元朝施君美 《绿牡丹》──明朝吴炳 《玉簪记》──明朝高濂 《风筝误》──清朝李渔《三国演义》《水浒传》 《好逑传》《平山冷燕》 《玉娇梨》《西厢记》 《琵琶记》《花笺记》 《斩鬼记》《三合剑》《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 《梧桐雨》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关于元杂剧的知识:元杂剧的发展,以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杂剧中心在大都,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重要的杂剧作家还有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杨显之(代表作《潇湘夜雨》)、康进之(代表作《李逵负荆》)、高文秀(代表作《双献功》)、纪君祥(代表作《赵氏孤儿》)、尚仲贤(代表作《柳毅传书》)等人。前期杂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作家作品的数量比前期减少,这与南方人习惯于南曲而对北曲尚未适应不无关系。由于后期杂剧作家脱离现实的倾向日趋严重,在他们的创作中逐渐失去了前期作家那种战斗的锋芒,作品的质量也不如前期。后期杂剧比较重要的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人。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成就还是相当高的。总的看来,元代杂剧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它以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戏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块丰碑,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在内容上,杂剧的每一折均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包括宫调曲牌名称和曲词。剧本里唱词前面都标明宫调与曲牌的名称,如[正宫·端正好]、[商调·集贤宾],“正宫”、“商调”是宫调名称,“端正好”、“集贤宾”是曲牌,即曲子的名称。曲谱是固定的,戏曲家按谱填词即可。元杂剧规定一折戏只能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首尾一韵;还规定一本戏由一个角色唱到底,其他演员只有道白。男主角唱的叫末本,女主角唱的叫旦本。但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流唱的情况。这说明元杂剧在发展中逐渐突破了它自身的局限。白又叫宾白,即剧中人物的台词、道白。因杂剧以唱为主,故把道白称为“宾”。元杂剧的宾白,除一般的独白、对白外,还有定场白、冲场白、背白和带白。定场白是角色第一次上场时作的自我介绍,一般用韵语。如《窦娥冤》第一折里赛卢医第一次上场念:“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然后自报姓名、籍贯、身份之类。这是元杂剧的一种程式,可以看出话本说唱的影响。冲场白是角色再次上场的说白。背白是角色背着同台其他角色向观众的独白。带白是插在曲词中的道白。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科又叫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如“笑科”、“把盏科”。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