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漫谈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吴非 时代的发展,把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大力倡导的美育问题推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而语文教学正是美育的得天独厚的园地。为此,笔者想就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索,并就教于诸位同仁。一、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问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真正、牢固地树立起现代意识,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审美意识,具有相当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以清如许的源头活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以及美学的渗透,使广大学生在人文美学的鉴赏和学习中,欣赏美,热爱美,从而去发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必须切实牢固树立新时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自然美、人文美乃至情境美、心灵美的陶冶中受到震撼,吸收美学的滋养,创设审美的氛围,将人文精神与审美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应新的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的关系应是引导者和主体的关系。那么,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则是审美舞台上的导演和演员。教师若不能以现代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在审美的海洋中荡舟击浪,也就不可能使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情境中完成自己的审美选择和审美思考,对审美对象的审美理想和价值作出积极健康而又准确的审美判断,从而使文学欣赏真正变成陶冶心灵,提高审美情趣的高级活动过程和艺术享受。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不管是从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时代的需要来看,新的人才观念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重新学习的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者只有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并且在教学活动中身体力行,潜心实践,努力探索,才有可能使美育在坚实的基础上走上正常科学的发展轨道。否则,侈谈美育只能是临渊羡鱼或者是纸上谈兵。而从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情况也不是尽如人意或者说是不容乐观的,个中原因除了教师的审美素质问题外,还有升学的压力以及社会对教师和学校的过高的期望值,而对美育的认识淡薄也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对美育的认识问题质言之就是对德育与美育二者关系的如何理解、把握和实践的问题。过去,由于社会、历史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美育受重视的程度及其实施都呈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表浅性和不规范性。教师大多以为语文教学不外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而美育则是可有可无而又富有“弹性”的软任务。因此,在相当的程度上,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名存实亡,有时可能是锦上添花之举,往往游离于语文教学活动之外,成为无足轻重的点缀。究其实,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存在着广大语文教师对美育与德育的关系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一般地说,德育主要是晓之以理,以理服人;而美育则主要是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这固然道出了它们的特点,但其只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区别,而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一面。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现代美学理论认为,美育是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以培养和谐地发展的个性为目的的共产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在语文教学中,情与理则往往是相互间密不可分并相辅相成的,学生也就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感染和熏陶下,缘情入理,从形象美入手,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体味到人情美、人性美乃至于心灵美,从而在情理交织的和谐统一的美妙情境中,在耳濡目染的渗透和迁移中,明辨是非,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并逐渐地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特征和健康的审美心理,并促使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品位逐步得到提升。实践证明,在思想教育中,任何向学生“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词和准则”的做法,往往都是徒劳无功的;而只有在审美教育变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对美的欣赏成为学生须臾不可分离的精神营养时,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才有可能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就不仅仅是为文学鉴赏提供必要的工具,或是作为德育的一种形象的补充和辅助手段,而是现代社会对一代青少年的“本质力量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的素质和人文素质。三、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别林斯基说过:“对于我们,只是欣赏还不够,我们还想求知,没有知识我们就谈不到欣赏。假如有人说,某某作品使他很兴奋,可是却不能解释这种快感,追究不出这种快感的原因何在,这种人就是自欺欺人”,这里所说的“知识”,就是对文学作品鉴别、欣赏的意识和能力。从美学的角度看,就是在对审美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