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震反射波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工作,即: 野外数据采集 资料处理 资料解释。基本流程第一节资料采集 第二节资料处理 第三节资料解释及应用第一节资料采集第一节资料采集1、有效波与干扰波在反射波法勘探中,我们根据各种环境、激发以及传播因素产生的干扰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点,将干扰波分为两类: 其一是规则干扰波 其二是不规则干扰波 下面分述其主要特点。 规则干扰波主要有:声波、面波、工业电干扰、多次反射波、侧面波以及绕射波等。 不规则干扰波:它主要包括微震(即与激发震源无关的地面扰动),低频和高频背景等。 我们了解有效波和干扰波的特征和差异,其目的在于在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以便更好地解决地质问题。2、测线布置和观测系统(4)测线疏密程度应根据地质任务、探测对象勘探精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要布置适量的与主测线垂直的联络测线,以确定地质构造的整体格架以及检测不同测线上反射波的对比闭合精度。(5)测线布置应尽可能避开地形起伏较大和地物障碍等线路,力求以最少的工作量来解决地质问题。 (6)测线布置应尽可能远离非地震干扰源。如厂矿的机械振动,公路上频繁行驶的汽车引起的振动、以及高压线引起的交流干扰等。若无法避免,应尽量使测线垂直穿过干扰源,以便降低干扰波对有效地震信号的干扰。2、观测系统在对一条测线进行观测时,为提高效率,通常都是每放一炮,多个观测点进行观测,每次激发时所安置的多道检波器的观测地段称为地震排列。我们把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称为观测系统。显然可见,观测系统的选择和设计与勘探地质目的、干扰波与有效波的特点、地表施工条件等诸因素有直接关系.下面我们就常用的几种观测系统的图示和设计进行论述。(1)综合平面图示法(2)简单连续观测系统 双边放炮观测系统:在排列两端分别激发。又因该观测系统对地下反射界面仅一次采样,所以又称为单次覆盖观测系统。所得的地震剖面为单次剖面。 如果震源固定在排列的一端激发。每激发一次,排列沿测线方向向前移动一次(半个排列长度)。那么这种观测系统叫做单边激发(或叫单边放炮)简单连续观测系统,如图1.4.5(b)。 如果震源位于排列中间,也就是在激发点的两边安置数目相等的检波器同时接收,这种观测形式叫做中间激发观测系统(或叫中间放炮观测系统),如图1.4.5(c)所示。(4)多次覆盖观测系统3、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1、P波的激发与接收(1)激发(2)接收(2)接收图检波器和不同的大地耦合 1-最好耦合,埋置在挖过的地表里; 2-好的耦合,埋置在挖过的地表里,相位畸变较小; 3一较好的耦合,埋置在粗扫过的地表里,振幅有衰减,相位畸变中等; 4一坏的耦合,埋置在没做任何处理的地表,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均较大(3)接收点检波方式:在工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通常采用每道单个检波器接收的方式,以减少接收方式的因素造成的高频成分的衰减。但有时,因表层非常疏松,面波干扰非常强烈,为减少后期处理的困难,往往在接收时采用多个检波器组合的方式进行组合检波,其结果作为一道的输出。如图所示。2、SH波的激发与接收(1)激发若采用炸药震源激发,则必须使激发力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聚能的特性.为此将炸药放在一定形状的爆炸室内进行爆炸。通过对各种形状爆炸室的试验,结果表明:v型爆炸室激发效果最为稳定,当采用较小的药量时,它激发的作用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如图所示。(2)接收4、观测参数选择(1)仪器因素1)采样率为了保证不畸变地将一连续信号离散采样为一数字信号,则在其最短周期内,应至少采两个样值,否则将使信号出现假频,即使得离散采样后变成另一种频率的新信号。 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为保证不畸变地记录有效信号,每个最短周期内至少要采4个样值或更高。这对展宽仪器的通频带、提高精度等有一定好处,但可能增大高频干扰。在实际中选择时.除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记录长度问题,因为大部分工程数字地震仪其记录长度(总点数/道)是一定的,所以不能选择过高的采样率,以免点数太多,存储容量不够或增加不必要的勘探成本。 一般采样率的范围为:微米级至毫米级。可根据勘探目的层的深浅、精度要求和采样定理等来确定。2)滤波档3)前放固定增益(2)道间距和偏移距对于倾斜地层,经分析,在上倾方向接收时,采用比一般情况稍大点的道间距也能满足空间采样率的要求;而在下倾方向接收时,则需采用比一般情况较小的道间距才能保证不出现空间假频;偏移距:偏移距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有意义的浅层反射波的覆盖次数,此外还有可能造成波的振幅和相位的较大变化以及波场复杂化等诸多问题,所以偏移距一般要求尽可能小。然而偏移距太小,波场受震源干扰严重,实际中,应兼顾各种矛盾,选择合适的偏移距。偏移距的变化对多次覆盖(多次叠加)的影响见图。(3)最佳接收段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