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寻找语文教学的意义 多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种艰难的语境中。 我们经常面对使我们尴尬的现状。一般说来,人们总是通过干某件事情而培养起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而语文学习却相反,大多数学生正是通过学习语文而逐渐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语文课总是那样的无趣和无味,走进很多语文课堂,我们最直接地疑问就是:这样的课意义何在?学生们常常会说,学习语文面对三个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是不知怎么学,二是不知学什么,三是不知学了干什么;老师们也常常会说,这语文越教越不知道怎么教。 五十年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就这样的课堂教学提出过三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自己个人的语言和个人的思想?为什么语言像夹在书页中的花瓣,已经不能让人分辩出曾经是自然界的活物?为什么吸收着人类所创造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却感受不到精神生活的幸福? 提出问题的的语境虽然不同了,但我们仍然能强烈感到这问题的现实性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不能不感到深深的困惑:这语文教学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评价一堂课,从前只要看是否符合某种程式:是否有课前预习,是否从旧知导入新知,是否有课堂讨论;而今,只要看是否有学生的活动,这种程式、这种活动有无意义是不在评价之中的。而老师你不管怎么讲,只要讲就是不好的。有些地方甚至规定了老师的讲课不得超过二十分钟。 在老的程式中,语文学习从认字到分析段意,再到分析中心思想,艺术特点; 而新的程式中,则改成了三步法、四步法,五步法,强调了学生的自学,好像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构想。 但是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只是把从前自己讲解的内容变成了学生自学的过程:诸如给课文分分段,找找中心思想,再提出一些"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这篇文章有哪些现实意义?这篇文章有哪些艺术特色"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内去自学。学生即使是把这些任务完成了,他的学习仍然是在机械的。只是把从前的机械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机械的满堂学,而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不管是满堂讲,还是满堂学,其内容,其价值观念都是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脱离的。课堂往往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 语文教学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不能铸造学生个人的意义世界;语文教学甚至成了一个怪兽,吞噬了学生们的天真与童趣,导致美好健康人性的丧失;语言技巧成了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民族文化的血脉,因缺少钙质而产生严重的贫血,人文主义精神也已丧失殆尽。 偶尔,语文教学也会涉及到现实,但这些"现实"好像就是静态的、无活力的、被分割的。要不,就是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去甚远的话题。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相脱离,与产生这些内容并能赋予其重要性的语境相脱节。 不管是教师讲解还是学生自学,无非是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语文知识的内容。学生始终只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教师"灌输"或学生自己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往容器里装得充实,就是好教师;学生温顺让自己被灌输或是主动地去灌输,就是好学生。 隐含在这种语文教学背后的是人与世界可以分离的假设,是语文学习可以与生活相脱离的假设:人仅仅是存在于世界中,而不是与世界或其他人一起发展;个人是言语的旁观者,而不是言语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功利化的教育目标是首要的原因。 从前语文教学要为政治服务,而今语文教学要为应试服务,独独没有为"人"服务,没有考虑造就真正的"人"。 这种语文教学把人的生长变成了呆板的机械化变化(背熟了多少成语,记熟了多少句型,掌握了多少文学常识等),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剥夺了学生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学生完全沦为语文知识的附属品。 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不变,这种教育方式就不会改变。 面对现状,我们痛苦,我们孤独;然而,面对学生,我们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