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视专题片脚本 脚本,汉语词语,指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或书稿的底本。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视专题片脚本,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巍巍佛顶山,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滔滔龙底江,碧波荡漾风景秀丽。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苔茶之乡、红二六军团两次经过并浴血奋战的革命老区--石阡,美丽的石阡民族中学坐落在美丽的龙底江畔。这是一所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起源于1951年简陋的教师速成训练班,60年沧桑巨变,从小学到七年制、八年制带帽初中,到完全中学,到独立高中,七易校名,七度改制,经历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几乎所有办学体制。这,又是一所年轻而有朝气的学校。走进民族中学的行列仅仅18个年头,就获得国家、省、地、县各级各类奖励、表彰四百多项,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优秀学校,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贵州省高中综合实践课试点学校,贵州省青少年业余训练先进单位,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贵州省红旗团委创建单位,铜仁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铜仁地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石阡民族中学,有在校学生3300余人,开设53个教学班。229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191人,其中高级教师56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省地县骨干教师21人,受省部级表彰教师3人,县管专家1人。为扩大规模,提升品位,抢占教育现代化制高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县委、县人民政府规划投入资金1.2亿元,组织实施民族中学搬迁。2008年8月,搬迁工程破土动工,2010年3月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两年就实现了整体搬迁。新校区占地面积106193平方米,建筑面积43090平方米,绿化面积47600平方米,有全地区唯一的400米塑胶运动场。校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在“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下,石阡民族中学确立了“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目标,提炼出“明德修身,知行合一”的校训。教师“严谨治学、因材施教”,学生“博学深思,励志笃行”,整个校园洋溢着“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以质量促发展,是石阡民族中学的立校之本。2007、2008、2009连续3年全县高考理科状元都出自石阡民族中学。2011年,石阡民族中学高考取得重大突破,211工程院校录取63人,本科院校共计录取359人,升学率达93.07%。教育教学质量年年上升,《铜仁日报》曾以《三类生源,一流质量》为题,探求石阡民族中学是怎样火起来的。以特色创品牌,是石阡民族中学的强校之因。建校之初,民中人提出创办特色学校,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办学目标,掀起了为期八年的创业高峰,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了县级农村中学教育技术现代化和信息技术普及化,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高中扩招以后,学校以抓好文化素质为前提,以特色班、校运会、艺术节等为主要载体,重点抓好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学校组织了篮球队、田径队、舞蹈队、军乐队、合唱团、木偶戏艺术团等,长期坚持训练,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其中,尤其以体育为重,体教结合双管齐下,体育强校重点突破,将特色办学引向深入,各项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呈现出体育工作中心开花,教育教学全面结果的大好局面。2005年,石阡民族中学获两项国家级体育工作表彰,贵州电视台《今日视点》也专题介绍石阡民中“体教结合,体育强校”的特色办学;《铜仁日报》推出《特色鲜明的民族教育之花--石阡民族中学“三特”办学纪实》。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石阡民族中学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已形成体系。学校把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拓展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发现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民间体育进课堂”课题研究,把踩高跷、踢毽子、斗鸡等民间体育纳入校运会比赛项目,使民间体育有了很好的传承。作为铜仁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石阡民族中学对开展阳光体育、增强师生体质十分重视。2004年以来,学校田径队代表石阡参加地区“三好杯”田径运动会,实现四连冠,多次代表地区参加省级以上赛事,取得了建国以来铜仁地区最好成绩,培养出14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如果说,民族民间体育进校园是人有我优,那么,木偶戏进校园则是人无我有的创举。2006年初,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石阡毛龙和木偶戏双双入选。石阡民族中学迅速将木偶戏传人请进校园,对木偶戏开展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六年来,在千年古寨楼上民族文化村、尧上仡佬族敬雀节、重走长征路火把传递、温泉文化旅游节和苔茶文化旅游节上,石阡民族中学木偶戏艺术团都作了精彩表演,得到百余名中外记者的关注和采访。《贵州日报》《铜仁日报》《贵州都市报》记者曾经担忧,濒临失传的石阡木偶戏——这份宝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传给谁?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