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方法 摘要:陶行知在健全人格的思想里,其中提到健全人格须包含优美和乐之感情,显然,他把良好健康的情感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而现阶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理论指导,实践过程缺乏多样的方法,导致效果不好。 关键词:陶行知;起始阶段;心理教育;良好情感;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心理都能保持稳定,能通过适当的行为来克服,这种稳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不是绝对的,这要根据大环境来判断的。 二、当今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及分析 (一)自私自利 儿童的自私心理及由自私心理支配下的自私行为并不是天生的,它的产生是自身心理发展、教育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幼儿的情感陶冶和心理塑造,而陶行知先生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生活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实践,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启发。 案例:早晨区域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自己喜欢的区角里玩玩具,只听见晨晨大声地喊着:“我喜欢红色雪花片,你们都要给我!”他一边喊一边拼命的抢雪花片,并把其他小朋友推开。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今天有晨晨最喜欢的红烧肉,晨晨很兴奋。我忽然听到小可的哭声,我忙走过去问她怎么了,小可边哭边指着晨晨:“晨晨把我的红烧肉都抢走了。”我气愤地望向晨晨,他马上就说:“家里的红烧肉都是我一个人吃的,我没有错!” 分析: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问题。因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私的毛病。加之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社会性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二)占有欲强 孩子占有欲具体表现在独占自己喜欢的玩具、图画书、各种用品等等。幼儿时期孩子表现出来占有欲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孩子并没有“分享”这一概念,这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培养的。 案例:乐乐今年5岁了,是父母的宝,独占欲望非常强烈,从来不懂得分享。到他家里来玩的小朋友乐乐都不让他们碰他的玩具,连爸爸妈妈都劝不动他。乐乐因为占有欲太强老让妈妈伤脑筋。上个月妈妈带他到亲戚家串门,乐乐一进家门,招呼也不打,就开始乱翻乱吃,把好东西据为己有;而当别的小朋友碰一下自己的东西,乐乐立马对小朋友大喊大叫,妈妈怎么说都没有用。 分析:占有欲解释为产生对他人所有物的欲望,并通过行动占为己有。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孩子的占有欲大部分仅限于情感范畴,因为孩子的占有欲与成人还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占有欲是没有功利心的。同时,孩子占有欲的表现不一样,处理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三)缺乏同情心 幼儿时期正是同情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早期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具体可以通过饲养宠物,种植植物等来实现。 案例:小小是一个漂亮快乐的女孩,但是当看到有小朋友摔倒或者够不到玩具的时候,她一般都是熟视无睹。又或是班上有小朋友带来小乌龟或小仓鼠,她都没有其他小朋友感兴趣。轮到她做小动物值日生了,小乌龟需要换水,小仓鼠没有食物了,她也不怎么管。都要其他小朋友或老师提醒她才会去做。通过和她交流,小小说:“其他小朋友也是值日生,他们可以去管啊。” 分析:孩子的同情心在幼儿阶段虽然已有推理式思考的参与,但主要还是依赖具体形象思考。同情心是具有情境性的,幼儿依赖眼前的'情境,或者依赖成人描述的情境,如果离开具体的情境,同情心就很难产生。 三、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之路 (一)营造轻松环境,构建精神家园 为幼儿提供一个关怀、接纳、尊重的坏境。关怀每一个幼儿,鼓励他,关爱他,与孩子近距离相处;接纳幼儿的一切,包括他的出身、性格、头脑等等,这种包容的态度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多鼓励、多引导,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产生自信心。 (二)积极开展游戏,发展幼儿素质 在陶行知先生的经典名言中,他强调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孩子在游戏中认知,学习和成长,教师应积极为幼儿设计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游戏应呈现出趣味性、生活性、教育性等特点,满足幼儿生理、心理的需要。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个性、班级或幼儿园特色以及环境布置特点等方面,开展多种游戏,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三)以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陶行知先生还认为,要懂得儿童,这也是父母的责任。家长不仅要起到幼儿生活中指导人的作用,也要起到幼儿心理健康导师的作用。 幼儿的成长需要爱,幼儿的教育需要爱,构建幼儿健康的心灵世界自然也需要爱,幼儿教师要能够创造爱,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