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兴软交换在3G核心网中的应用方案 一概述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已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GSM/CDMA网络以窄带方式 提供的单一语音服务,提供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移动多媒体服务的要求日益迫切。而移 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加入WTO后国内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则为满足这一需求的第三 代移动通信(3G)的应用准备了条件。 在ITU批准的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3G技术体制中,WCDMA 由于GSM的普及程度最高以及自身的一些特点而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CDMA2000以可以 从2G/2.5G平滑过渡作为最大亮点;TD-SCDMA作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其优 势则集中在空中接口方面。 其实,这三种体制的主要区别集中体现在无线接入网(RAN)部分,核心网(CN)部分的差 异相对来说并不是很明显,完全可以采用统一的技术加以实现。下面仅以WCDMA为例加 以说明。 二软交换在3G中的应用 1.软交换在3G中的应用模式 WCDMA的R4已经在电路交换域(CS)中采用网关分离模式,通过(G)MSCServer和 MGW(媒体网关)功能实体实现了MSC功能,而全IP结构的R5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实现方 式。R6研究虽然刚刚开始,但预计将会在分组交换域(PS)中引入这种模式,从而使整个CN 都基于网关分离模式。 网关分离(或者说控制和媒体分离)思想是软交换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只要是采用这种思 想实现的系统,都可以认为是软交换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因此可以说,WCDMA的CN 部分是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的。具体地说,软交换技术在3G中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基 础网络,二是增值业务。 2.软交换在3G基础网络中的应用 WCDMA的R5只是采用了全IP结构,在软交换应用模式方面和R4并没有大的区别。 因此,在下面的讨论中仅以R4为例。 WCDMA的R4阶段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图1WCDMA(R4)网络模型 如前所述,R4的主要变化在于将R99的CS中的(G)MSC分解成两个功能实体,即 (G)MSCServer与其控制的MGW。其中,(G)MSCServer主要用来完成对信令和呼叫的控制, 而MGW则主要提供媒体流的处理。 在这一模型中,(G)MSCServer与MGW之间采用H.248协议,(G)MSCServer之间采 用BICC协议。(G)MSCServer通过SGW(信令网关)实现与PSTN(T-SGW)和P*MN(R-SGW) 的互通。 这一分层模型和软交换体系结构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 3.软交换在3G增值业务中的应用 3G在增值业务的实现方面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由MSCServer(某些情况下需MGW配 合)直接实现;二是通过和移动SCP(业务控制点)互通实现;三是通过开放业务体系(OSA, 在3G中规定基于Par*ay)实现。 其中,第一种方式的效率最高,但开放性最差,因为它其实就是传统的程控交换机的业 务实现方式。它主要适用于和基本呼叫关系密切、本身没有独立逻辑的简单业务的实现。 第二种方式主要是为了保护移动智能网的已有投资。MSCServer实现SSP功能,并通 过CAME*和SCP互通,适用于继承网络中已经实现的智能语音业务。 第三种方式是3G的主流实现方式,主要适用于融合了语音、数据、视频等特征,采用 类似于Internet工作模式的综合型业务的实现。它通常是通过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可编程 的业务环境来实现的。但由于R4阶段仍以语音业务为主,所以这种方式直到R5阶段才会 有较多的应用。 随着以3G为代表的NGN逐步进入商用阶段,电信运营商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将发生 重大变化,促使ISV(独立业务提供商)产生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加强, 上述第三种方式将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以实现新业务。 开放业务体系也正是软交换体系结构所使用的业务实现方式。 三中兴软交换对3G的支持 中兴通讯是最早开展软交换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的国内厂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 兴软交换品牌已经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同,承建了国内第一个软交换商用工程--网通控股宽带 电话网,同时在国内主要运营商的网络上都开通了试验局。 中兴软交换始终立足于在单一承载网络上构建电信应用平台,其技术特点和优势是多方 面的,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网络模型是分层的。整个网络分为接入层、控制层和业务层等层次,各层分别完成特 定的功能,互相配合,共同实现系统的目标。这是软交换系统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其区别于 现有网络的最重要标志。 *协议接口是开放的。软交换系统全部采用标准化的协议接口,以便于不同厂商设备的 互联互通。这种标准化不但表现在软交换系统和其它网络(如PSTN、P*MN、IN和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