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桃园小学:郑纪明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新课标对计算教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重新审视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研究的目的之一。本文将结合实践,谈谈对数与计算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一、巧用主题图,启蒙解题方法主题图与情景的创设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是,主题图与情景的丰富多彩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理性思考、合理引导。那么如何呈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教材,如何巧用主题图,以此重塑人文课堂呢?利用主题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作为低年级的孩子,面对教材中丰富多彩的主题图,面对比较大信息量的插图,学生观察时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插图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例如:二年级下册93页例1、例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呈现的主题图信息量较多。如果不处理,就原图呈示,部分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影响,增加认识难度。怎么办?应准确把握单元主题图与课时主题图的关系,先把91页的单元主题图单独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2人,二(4)班39人,轮船限坐68人。根据以上信息与例1主题图,发现其中蕴含的加法数学问题:①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23+31=54(人)②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32+39=71(人)这为例2的减法教学作延伸,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与方法。理解主题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景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把握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它的价值所在,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在使用“主题图”时,要让学生多看,看清楚图意;要让学生多想,想有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多说,说出心中的所想,真正地让学生自主学习。二、鼓励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系统性备课时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如:教学三年级下册63页《笔算乘法》时,呈现主题图后,提出问题:每本书24元,1套12本,假如兰兰买1套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学生很快地列出算式24×12,老师提出用竖式计算该怎样做?让学生自学课本思考以下问题: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②每次算得的积末尾写在哪里?③24表示几个几?在教学中,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大胆探究,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不断扩充、构建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由两位数乘一位数向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变,教学重点应该是十位上的1,而教者让学生自学后便匆匆汇报,小结方法,学生难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原因之一是新旧知识之间缺乏引导,如何更好地突破难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计算买2本书要多少钱?用竖式计算24×2,完成后在“2”的前面添上“1”,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1×24=24,24表示24个十,4应该写在十位上。原因之二是教者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在教学时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板书的重要性。小刚与小红的方法是一样的,小刚用的是口算,而小红用的是笔算,两者之间存在联系。把口算与笔算有机结合,由口算过渡到笔算,240换成24个十,用红笔标出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其算理与算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运用迁移原理,努力做到过渡自然,运用不同的方法、形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加强算理交流,促进算法多样化、算法最优化现行的计算教学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计算技能不够熟练。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算法呢?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我们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如:钟老师在执教四年级下册39页例1《连减的简便计算》时,出示情景图:李叔叔昨天看到,今天又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