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 风池穴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Ⅲm)检查确定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被随摘要治疗颈性眩晕55例,并随机设西药对照组42例对照观察。结果针灸组治愈率为52.7%,总有效率为96.3%,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针灸组治疗前后椎一基底动脉的供血有显著改善(P<0.01),且针灸组椎一基底动脉的供血改善状况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主题词眩晕/针灸疗法穴,风池温针疗法用风池穴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5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随机设西药对照组42例对照观察,现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共计sr7例,其中男38例,女59例;年龄在34--66岁之间,平均46±5.4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年。均有发作性颈部转动后出现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及颈部僵痛等症状。本组病人均由经颅多普勒超声机分为针灸治疗组55例,西药治疗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患者低头伏案,取风池穴,选用28号3.5寸毫针,针尖向同侧目内眦直刺1~1.2寸,提插捻转,得气后,将1寸长艾条一段置于针柄上点燃,进行温针灸,燃尽一段为1壮,每次各灸2~3壮,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口服眩晕停片25Ing/次,3次/日;尼莫地mg/'次,3次/日;地巴唑片20次/日;10日为一疗程,连续口服2个疗程。3治疗效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TCD)基本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有关实验室检查(TCD)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TCD)无改变。所有病人均在2个疗程内作出评定,2组疗效比较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针灸组的治愈率(52.7%)明显高于西药组(28.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72=7.57,P<O.01);针灸组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西药组(P<0.01)。停止治疗3个月后对2组中的治愈者进行随访,针灸组29例治愈者中仅2例复发,占治愈数的6.9%,而西药组12例治愈者中有7例复发,占治愈数的58.3%,说明针灸组复发率低。疗效巩固。2组病人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针灸组治疗后左椎动周长斗笔者自1996年9月~1998年11月间采2.1针灸组一疗程。2.2西药组平片40mg/'次,33.1疗效标准3.2结果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I℃D变化比较中国针灸2000年第5期(东风汽车公司中心医院,湖北十堰442008)表1例(%)表2(三±s,V/cm·S一1)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有效率(%)针灸组29(52.7)24(43.6)2(3.7)西药组4212(28.6)19(45.2)儿(26.2)与治疗前比较zxp<o.01,与对照组比较*P<O.055596.373.8P<O.0l<0.01 万方数据 针刺治疗中风后期肩痛30例脉(L、,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而针灸组椎一基底动脉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4讨论4.1中医学认为颈性眩晕是因经脉空虚,经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所致。现代医学则认为颈性眩晕是因椎动脉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及炎症的刺激,导致椎动脉反射性痉挛,使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前庭中枢性眩晕。因此,笔者采用循经取穴,温通经脉作为本4.2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在颈部的要穴,又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一穴可通多经,阳维又可维系诸阳经脉,使气血循于脉道,而胆经属木,其气外发,针刺风池穴可升发阳经之气血,使之上注于脑,髓海得养则眩晕渐消。通过腧穴的断层解剖发现,风池穴深层的重要结构主要是延髓和椎动脉,针刺风池穴针尖向同侧目内眦直刺时,其深面正对着同侧的椎动脉圳2。因此,对风池穴施以温针灸,其针感及温热之力可以通过毫针直达椎动脉及其周围组织,促进炎症的吸收,缓解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解除椎动脉的痉挛,改善椎一基底动脉的供5参考文献徐豫珏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中风病人在后期会出现肩关节下垂并伴有关节活动时的剧烈疼痛,局部肌肉萎缩,影响了上肢的功能锻炼和恢复。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滞针法配合扬刺治疗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9岁;病程均在1~3月之间。2治疗方法活动患者患侧上肢,按压其肩背部取最痛点,皮肤常规消毒后毫针刺人2分,然后朝一个方向捻转至针体不能拔出为止。予小幅度高频率之雀啄泻法半分钟,同时嘱患者家属予其患侧上肢被动活动,先小幅度,再逐渐加大幅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停止活动后再在前后左右1.5寸处斜刺入一针,以局部酸麻重胀为度。留针30分钟,出针后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