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温灾害高温灾害是发生于夏季、属于干旱类的一种气象灾害。它主要因空气温度高而伤害动植物,引发交通、水电及其他事故,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损失。第一节高温灾害概述二、高温热浪的类型 干热型——气温极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 闷热型——由于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气温并不太高时,人们的感觉是闷热,就像在蒸笼中三、高温的危害 高温酷暑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农作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更为严重。1.高温热浪与人体舒适度 2.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温酷暑会使人的身体不适应。闷热难耐,工作效率降低,病人增加,死亡率增高。 如1942年夏季,上海高温天气达44天,中暑病人剧增,同时还流行霍乱和伤寒病,普善山庄一周内曾收尸600多具;又如,1988年夏季,南京、上海、南昌等地因高温酷暑,中暑住院的病人有2000余人,其中300人死亡,劳动生产率大大下降;再如1998年夏季,上海35℃以上的高温达27天,最高气温达到39.4℃,在高温期间,病人急剧增加,医院急诊病人比平时增加30%,新华医院在8月份有7天门急诊量突破4000号大关,其中最高一天的急诊人数达到1374人,为历年来所罕见。国外因高温死亡的例子也很多,如1955年洛杉矶连续7天热浪,使当地65岁以上老人死亡率增加5.3倍;又如1988年5月至6月上旬,印度出现罕见持续高温,最高温度达49℃,因热浪袭击,全印度有2775人死亡。这股热浪持续时间之长、面积之广、死亡人数之多,为50年来罕见。气温高时,汽车的散热慢,水箱的温度常常因为居高不降而影响发动机的功率,甚至可能引起混合“自燃”、“自爆”,使得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三十分。如1987年7月,北京受热浪袭击,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日供水量增加15~20万吨;再如1998年7月7日以后,南京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每天早晨的最低温度都在28℃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8℃,因此,南京城市供电供水系统经受考验和挑战,13日,南京日用电达到了创记录的197万千瓦,不少地区出现低电和断电,700多名维修人员日夜出动进行抢修。5.高温热浪增加城市和森林火险 6.高温热浪对农业的影响 如1988年,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热浪滚滚,7月份高温天气持续20多天,闽、浙、赣、湘、鄂、豫、苏、沪、皖、川东、黔东、陕南、桂等地的日最高气温普遍达35~39℃,淮河及长江中下游不少地区的气温高39~40℃,有的地区甚至超过41℃,高温酷暑使处于乳熟期的早稻逼熟,降低千粒重而减产;棉花因蒸腾作用加大,水分供需失调,产生萎蔫和落蕾落铃现象;蔬菜和其他作物因缺水而萎蔫。日灼日灼7.高温热浪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8.高温热浪影响体育运动的成绩 9.高温热浪与生态环境 10高温热浪对军事的影响 11.高温热浪与商业 第二节高温灾害的致灾原因植物在高温环境中,由于蒸腾作用,植物水分失散较多,如果水分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植物生长,严重会造成不可逆而枯死。二、热岛效应 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中心的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形成原因 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因。 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郊区恰相反 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 三是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二点三十分。第三节高温灾害的特点一、高温灾害的地域性 世界上高温热浪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南亚次大陆的中北部,其次是非洲北部、西亚、美国中部及南欧等地。二、高温灾害的季节性 高温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半年,但我国南北方的高温出现有先后,先在南方出现,然后向北方推移,高温区域逐渐扩大。三、高温灾害的波动性 高温天气断断续续出现,波动十分明显。即使在出现高温日的一天中,气温也因太阳辐射的作用,有显著波动,白天高于夜间。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在下午2时前后出现,极端最低期气温一般在早晨5时前后出现。四、高温灾害的持续性 夏季出现高温,当天气形势比较稳定,北方冷空气活动较少,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一地时,往往会出现持续性高温,接连几天、十几天、甚至几十天,太阳把大地烤的滚烫。在这种高温天气里,发生的灾害就更为严重。第四节高温灾害的防御一、科学设计房屋建筑 经常遭受高温热浪袭击的地区,房屋住宅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暑设施,注意房屋通风。二、重视天气预报做好防暑降温各项准备 有关部门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供应准备,做好清凉饮料供应准备和改善工作环境及休息条件三、消弱“热岛效应” 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