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晋平2-0-4井钻井液 在钻370~1020.32m和607~1000.98m两个主井眼时采用清水钻进,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井塌卡钻的复杂情况,最后为解决井塌卡钻问题,采用HEC+石灰石粉配制胶液钻进,HEC主要起提高钻井液粘度的作用,石灰石粉起保护储层作用,使钻井液密度控制在1.01~1.03g/cm3,粘度40~45s,保障钻井顺利施工,但气测值有所下降,在井眼钻完后采用柠檬酸洗井,以消除CaCO3对煤层孔隙的暂堵。 本井共计漏失钻井液:63.86m3,破坏了煤层,给下一步施工带了很大难度和隐患。 表3-12HEC使用情况表 日期用量,t钻井液粘度,s钻井液密度,g/cm35月4日~5月30日440~45(钻进) 60~200(稠塞)1.01~1.03 表3-13洗井柠檬酸使用情况表 日期时间井深 m注酸量 m3柠檬酸 kg配酸液 m35月18日6:10~6:181360823002311:35~11:381000312:22~12:25846318:30~18:331234320:36~20:41101055月28日5:00~5:03121031100116:25~6:28100037:41~7:438003 2.羽状分支井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技术及钻井液性能分析 煤层气藏定向羽状水平井钻井液技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有效保护煤储层;有效防止煤层坍塌,保障钻井施工的正常进行。从上述两方面对晋平2井组所采用的钻井液技术进行分析。 1)钻井液对煤储层伤害分析 国内外油藏工程专家对油层损害机理进行研究后认为,地层损害通常是由于固体微粒的运移和堵塞,或者是由于化学反应和热动力因素,以及两者同时发生作用。由于煤层许多化学成分与油气层相似。决定了其损害机理与油层及天然气层有相同之处。但煤层在结构构造上与油气层又有显著不同,所以在损害机理上又有其特殊性。 煤层具有高吸附性、低渗透性,且易受压缩、破碎。这些特性决定了煤层受钻井过程的影响比常规储层大的多,也就是说,在煤层气钻井过程中,煤层受到的伤害远大于常规储层,而煤层气的煤层伤害直接影响到煤层气的解吸、扩散、运移及后期排采。因此储层伤害是煤层气钻井过程中应极力避免的一个问题。 钻井液对储层的伤害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煤体对钻井液的吸附或吸收,二是钻井液中固相颗粒对煤中裂隙通道的充填堵塞。 ①煤层高吸附性对煤层的伤害 煤是由高度交连的大分子网和其它互不交连的大分子链组成。因此与砂岩不同,煤具有很强的吸附或吸收各种液体和气体的能力。煤吸收液体和气体的结果之一是煤体膨胀,其膨胀程度取决于液体和气体的化学性质。由于煤中割理的孔隙度很低,且只有它才与煤层的渗透率有关,并作为煤基质中所含气体的流通孔道。所以,煤吸收液体后,即使煤基质有轻微膨胀,也会引起割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幅度降低。煤吸收液体并随之引起的基质膨胀和渗透率下降,这个过程几乎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用减压的办法来把煤体吸收的液体化学物质除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中任何化学物质对煤体的接触都是有害的,在保证钻进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钻井液处理剂的使用量。 ②钻井液固相颗粒对煤层孔隙和裂隙的堵塞 钻井液中固相颗粒对煤层裂隙系统的充填堵塞是存在的。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可来自钻井液本身(如钻井液中的粘土颗粒),也可来自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屑(如岩屑、煤粒等)。钻井液中颗粒分散的越细,颗粒侵入对煤层渗透率的伤害越严重,因为颗粒越细越容易沿裂隙流动,使侵入半径增大。少量的胶体颗粒还有可能进入煤层的基质孔隙而影响气体的解吸、扩散和运移。 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按粒径可划分为粗颗粒、中粗颗粒、细颗粒、超细颗粒、微颗粒及胶体颗粒。煤的基质孔隙按直径可分为大孔、中孔和微孔。 微孔隙占煤层总孔隙容积的60%以上。从下表可以看出,钻井液固相颗粒与煤层裂隙和孔隙在量值上非常接近,极易进入煤层裂隙和孔隙中造成产气通道被堵塞。钻遇煤层时,钻井液中岩屑等粗颗粒充填和堵塞裂隙,而大量胶体颗粒则进入煤层基质微孔隙,致使产能降低。因此,钻井过程中尽量采用无固相或低固相钻井液体系钻进。 表3-51钻井液固相粒径与煤层孔隙直径对照表 钻井液颗粒直径 μm煤层裂隙、孔隙直径 μm粗粒>2000裂隙>250中细粒2000~250细粒250~74大孔250~50超细粒74~44中孔50~2微粒44~2胶体颗粒<2微孔<2 ③钻进压力对储层的伤害 图3-18围压与煤层渗透率的关系曲线 实验表明,煤的渗透率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图3-18显示,当围压达到6MPa时,渗透率降低55%~83%。卸压后渗透率只能得到8%~32%的恢复。由此可知,煤样岩经多次加压—卸压过程后,加压会使渗透率降低,而卸压时渗透率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造成渗透率的损失(即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