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电压技术第5讲固体电介质的击穿一、固体电介质的击穿过程区域C:击穿电压随击穿前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具有热击穿的特点 区域D:C区以外(1)电击穿 电击穿理论建立在固体电介质中发生碰撞电离基础上,固体电介质中存在少量传导电子,在电场加速下与晶格结点上的原子碰撞,从而击穿。 电击穿的特点: 时间影响。电压作用时间短,击穿电压高; 介质特性。如果介质内含气孔或其它缺陷,对电场造成畸变,导致介质击穿电压降低 电场均匀度。电场的均匀程度影响极大 累积效应。在极不均匀电场及冲击电压作用下,介质有明显的不完全击穿现象,导致绝缘性能逐渐下降,称为累积效应。介质击穿电压会随冲击电压施加次数的增多而下降 无关因素。击穿电压和介质温度、散热条件、频率等因素都无关热击穿的概念: 由于介质损耗的存在,固体电介质在电场中会逐渐发热升温,温度的升高又会导致固体电介质电阻的下降,使电流进一步增大,损耗发热也随之增大。在电介质不断发热升温的同时,也存在一个通过电极及其它介质向外不断散热的过程。如果同一时间内发热超过散热,则介质温度会不断上升,以致引起电介质分解炭化,最终击穿,这一过程称电介质的热击穿过程 A范围:击穿电压和介质温度无关,属于电击穿性质 B范围:温度超过某临界值后,击穿电压随介质温度的增加而下降,表明击穿已涉及到明显的热过程热击穿的理论分析 电压:U1>U2>U3 曲线1,2,3:电介质发热量Q与介质中最高温度tm的关系 直线4:表示固体介质中最高温度大于周围环境温度t0时,散出的热量Q与介质中最高温度tm的关系曲线1: 发热永远大于散热,介质温度将不断升高,在电压U1下最终必定发生热击穿曲线2: 与直线4相切,U2为临界热击穿电压;tk为临界热击穿温度曲线3: tta时:曲线在直线4之下,不发生热击穿,介质温度逐渐升高并稳定在ta,称ta为稳定热平衡点 t>tb时:情况类似曲线1,最终发生热击穿 t=tb时:发热等于散热,但因扰动使t大于tb,则介质温度上升,回不到tb,直至热击穿。称tb为不稳定热平衡点 ta<t<tb:不会发生热击穿,介质温度将稳定在ta Ub=0.342× 当发热因素f,r,t0,tg0上升或增加时,Ub将下降; 当散热因素σ,λ上升时,热击穿电压Ub将上升 在发生热击穿时,采取加厚绝缘的办法并不一定能起到提高电介质击穿电压的作用,因而是不经济的概念:在电场的长时间作用下逐渐使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不可逆的劣化,最终导致击穿,这过程称电老化 电老化的类型:电离性老化、电导性老化和电解性老化。前两种主要在交流电压下产生,后一种主要在直流电压下产生。 电离性老化:在介质内部如果存在气泡,在气泡中发生电离,造成邻近绝缘物分解、破坏(变酥、碳化)并沿着电场方向逐渐向绝缘深处发展,在有机绝缘材料中会呈树枝状发展,称为“电树枝”。电导性老化:在两电极之间的绝缘层中存在液态导电物质(例如水),当该处场强超过某定值时,该液体会沿电场方向逐渐深入到绝缘层中,形成近似树枝状的痕迹,称作“水树枝”。Tree-like 树枝状电介质中的树枝老化二、影响固体介质击穿电压主要因素三、固体电介质的其它性能电介质的耐热等级:介质热老化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及介质经受热作用的时间。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按照材料的耐热程度划分耐热等级。如 YAEBFHC 90105120130155180>180℃ 根据这个绝缘耐热等级可以进行设备运行负荷的最佳经济性设计。 电介质的耐寒性:耐寒性是绝缘材料在低温下保证安全运行的最低许可温度,否则,固体可能变脆、开裂,液体可能凝固。如10、25、40号变压器油分别表示其凝固温度为-10、-25、-40℃2.机械性能 有脆性、塑性和弹性三种。 3.吸潮性能 在潮湿地区要选用吸湿性小、憎水性强的材料。一般而言,非极性电介质吸湿性低,极性电介质吸湿性较强。 4.化学性能及抗生物性 化学性能指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如耐腐蚀性气体、液体溶剂等; 抗生物性指材料抗霉菌、昆虫的性能,在湿热地区尤为重要。四、提高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