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探讨-以青岛市 试点区为例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适应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是系 统解决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海绵城市建设是 一项系统工程,传统规划更加注重宏观把控、欠缺落地分析,对海绵城市建设项 目实施指导不足,而设计注重专业细节,缺乏项目间的综合统筹,影响整体建设 的系统性。本文通过总结青岛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经验做法,创新提出海绵城 市建设系统化方案,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字:;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青岛 引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 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 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为有效破解海绵城市建设中显现出 的建设目的不清、缺乏统筹、碎片化建设、项目混乱等问题,需要创新规划设计 的方法和模式,在规划和设计之间增加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实现规划的细化落 实和设计的综合统筹。 2016年4月,青岛市成果入选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试点,按照问题 导向原则,将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选择在李沧区,在三年的建设过程中积 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以青岛李沧区试点区为例,介绍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 化方案。 1试点区特征及问题分析 1.1试点区域概况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位于李沧区,李沧区地处青岛市区北段,东依崂山 山脉,与崂山区接壤,西邻胶州湾,南邻市北区,北靠城阳区,是进出青岛市的 咽喉之地。试点区位于李沧区中西部,东至青银高速,西至环湾路,北至湘潭路, 南至文安路、中崂路,试点面积约25.24平方公里。 试点区属半丘陵半山地区域,整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内有老虎山、楼山、 烟墩山等山体,靠近老虎山处地势变化较大,坡度在5%以上,其他区域坡度在 1%-5%之间。河道主要为楼山后河、楼山河、大村河和板桥坊河,总长13.8公里; 中小型水体包括上王埠水库、十梅庵水库、李村文化公园水体等。现状天然水域 面积为50.56公顷,占试点区面积的2%。 1.2生态本底评估 试点区土壤主要为棕壤,特点是持水性能好、抗旱能力强,在降雨不均的青 岛,有利于植物的存活及增长,但透水性一般;根据试点区内的项目地勘报告, 试点区地块土壤构造主要为表层土素填土,下层土粉质黏土,底层土强风化花岗 岩,表层土渗透性系数约为1.7-3.5E-4m/s,下层土渗透性系数约为1.2E-7m/s。 青岛市多年平均净流量为20.18亿立方米(1956-1989),径流深与年均降雨量 之比为0.27,径流控制率约为7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对应设计降雨量为 27.4毫米。根据试点区内片区、典型项目的有效水质、水量检测数据,分析试点 区雨水径流控制量与SS等主要污染物控制量之间的关系,绘制年径流总量控制 率与污染物削减率之间的关系,明确削减规律。 2总体方案 2.1分区划分 汇水分区划分以自然属性为特征,以地形地貌、等高线、雨水流向为依据, 通过数字高程模型,共划分为3个流域汇水分区,汇水面积25.24平方公里。 在汇水分区的基础上以社会属性为特征,沿排水口上溯,以管网排水边界为 依据,按照河道流向,河道上、中、下游与支流的汇水情况进行调整,共划分15 个排水分区。 2.2系统化建设方案 青岛市海绵城市试点区以老城区为主,以解决“水体黑臭、存在积水风险和 水资源缺乏”三大问题为着力点与突破点,突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 理”三项举措,梳理分区问题及重点建设任务,协调绿色、灰色设施关系,合理 确定工程及空间分布。 2.2.1水环境综合治理 水环境综合整治以控源截污为基础,注重源头项目控制效果;通过内源治理 消除河道底泥污染,通过活水提质与生态修复提升河道自净能力。 (1)控源截污:雨污混接问题尽量在源头实现雨污分流,对存在管网问题 的16个地块开展管道疏通、雨废分流改造等;完善污水管网,尽量实现污水收 集处理设施的“全覆盖、全收集、全管理”,污水管线新建15.76公里,改造 5.29公里。 (2)内源治理:对板桥坊河、楼山河、大村河等进行清淤,降低河道防洪 风险的同时削减内源污染。试点区河道清淤12.89公里,清淤深度0.6-1.2米, 底泥经现场晾晒后运至红岛和即墨的污泥处置场统一处理。 (3)生态修复:恢复板桥坊河、大村河等生态景观功能,生态河底改造 16.64公顷,生态岸线3.38公里,水生植物及沿河绿化恢复11.2公里。 (4)活水提质:为保持河道基流、增加水体动力,板桥坊河、大村河开展 生态补水工程,以河道下游蓄存水量及李村河污水厂中水为补水水源。 2.2.2水安全保障 水安全保障优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