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客商教育传统及其现代流变 “客家”名称最初始于唐代。他们大多出身于“书香门第,秉承中原 遗风,以耕读传家,素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因而文化素质较 高”[1。客家英才辈出,功勋卓著,引领时代风骚,建树不凡,产生] 了不能低估的社会影响。这与客家人重教化、尊师恩、崇礼仪、知读 书的教育传统与社会风尚直接相关。 一、客商教育传统的特征与本质 客家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 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2。这种]“喜读书、尚礼教、崇 信义、敦朴素、勤耕作”是世俗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集中概括[3。]因 而,客商教育传统有其独特的文化印记与深刻的本质内涵。 1.客商教育传统的特征 (1)劝勉后学客家各宗族非常重视兴学育才。宗族的祠堂大都 用来办学堂、学校,把办好本族子弟教育视为兴旺本族的大业。有的 宗族在旧时的《族谱》上就明文规定了考取“秀才”、“举人”、“状元”等 之后的不同奖励金额[4]。而且,为表彰祖宗盛德,不辱祖先名誉, 以鼓励后人发奋读书,几乎每一姓氏都用自己的堂联或堂号张贴于大 门之上,以此祭祀祖宗。这种特殊的祭祀方式,既能够彰显本族重学 的传统,又能够激励后人不断向学,因而得到普遍的重视并不断传承。 客家人对于居住的门楼装饰也十分讲究,门上的匾额或楼宇的扁额寓 意深长。其内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表现了本家族曾有或现有的辉煌, 激励子孙勤学苦练、超越前人。其堂联也不胜枚举,它追本溯源,记 述祖先业绩,以激励来者,勤耕苦读,求取功名。[1] (2)耕读为本客家地区的兴盛文风,与客家源于中原昌盛的华 夏文明,有很大关联。不少客家先民出生书香门第,文化传统悠远绵 长,然而因某些原因,背井离乡,但他们依然继承了较高的文化品性 和儒家思想。诸如“养儿不读书,如同养头猪”的俚语形象地揭示客家 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即使家境贫寒,战祸绵绵,几乎所 有的客家家庭,都不忘记孩子读书,常有卖田地供儿女读书的事例。 例如某些家庭中的长联“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折射出 “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为本、刻苦勤俭、开拓奋进、念祖思亲、爱国 爱乡、忠孝传家、仁义做人,以及对未来的向往追求等精神风范”。[1] (3)诗礼传家在现代教育全面席卷之前,客家人通常是通过举 办族学来进行家族教育或宗族教育,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家族的兴 旺和发达,并把办好本族子弟教育视为本族兴旺发达的大业。如连城 新泉张氏族谱记载:“古者家有塾,堂有库,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 诗书,作养多方,所以人才彬彬辈出。今议设义学二所,经师一所在 东山楼;蒙馆一所,即在祠内。”[1史料]记载,几乎所有的宗族都有 用来收取租金的“公田”,其中租金的很大比例是用来举办学校、聘请 教师,培育本族子弟,或者用作奖、助学金,用来奖励学业优秀的学 生和资助家境贫困的孩子。在当时,考取功名的学生往往是整个宗族 的荣耀,甚至科举录取人数的多少也会与该宗族的社会地位有很大相 关。因此,各宗族为了荣耀与文化,常常大力筹资来开办族塾,培养 族中弟子,以期金榜题名。 (4)崇文尚武频繁迁徙,也锤炼了客家人那种冒险犯难、百折 不挠、尚武自卫、重视谋略、勇敢机警的尚武精神[5。不]仅崇尚儒 术文学,而且也追求武道,练武健身早已成为客家人独有的风尚。受 特定历史背景及学以致用的时代特点的影响,人们纷纷崇尚习武,并 通过进武堂、进军校、从军习武等来锻炼体魄,成长为习武人才。因 此,在过去的中国战争中都出现过许多赫赫有名的大将与英雄。如洪 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都是在一些客家人领 导下进行的[6]。在现代史上,江西兴国这个客家县出了81名将军 如萧华上将等,被称为“将军县”[7。而广东梅县既]是“文化之乡”,又 是“将军之乡”[5。] (5)致富兴教客家人热心捐资兴学,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 1900~1930年间,大量的“客商”在梅州各县捐资兴办了许多学校,也 为梅州后来成为著名的文化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苏东坡誉为 “真铁汉”的刘安世在梅州城创建元城书院;接着知州刘涣于州学之外 设四所学堂,随后孔庙建成;延至1253年,侯安国来梅开经讲学时, 梅州文风已呈“四斋弦诵之声,不绝里巷”的盛况;时至明朝时期,社 学、书院、私塾、义学等各类学校遍及城乡,有“十室之邑,必有一校” 之说[1。清末的]1893年,印尼华侨丘燮亭就曾回乡兴建一所“时习 轩”,后又捐7000多银元在本村建起永捷高等小学;1905~1907年, 又先后捐资15000银元在丙村兴建“三堡学堂”(现丙村中学)。[14] 2.客商教育传统的本质 (1)是客商强烈危机意识的反映据史料记载:“曾居住于黄河 中下游地区的客家先民曾为了避战乱而背井离乡、迁徙南方,在相对 恶劣、封闭的闽粤赣边区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