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TBM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特点与方法 1.tbm隧道监控量测 (1)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判断 围岩和衬砌是否稳定,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管 理,提供设计信息的重要手段。[1]其中,周边位移是隧道 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通过周边位移量测可以判断围岩 稳定程度以及指导现场施工。 (2)tbm施工与普通钻爆施工相比,采用滚刀进行破岩,避免 了爆破作业,成洞周围岩层不会受爆破震动而破坏,洞壁完整光滑, 超挖量少。因此,tbm施工方法比钻爆法得到的周边围岩应力变化 更小,同时在tbm施工监控量测中数据较钻爆法施工更小。但是由 于tbm机组在空间上的阻挡,tbm施工监控量测难度较钻爆法滞后 性更大。 因此,以某市复合式tbm工程的施工量测中,主要采用水平仪 和收敛仪对隧道内的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量进行量测,以达到判断 围岩稳定的目的。 图1有限元模型 2.数值模拟分析 (1)根据设计地质说明,该隧道沿线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区 间隧道埋深10~50m,覆跨比大于1.5。隧道围岩岩层平缓,岩体 较完整。围岩主要为较完整的块状镶嵌结构的砂质泥岩和块状砌状 砌体结构砂岩。因此,在隧道数值模拟中简化设置埋深均为30m, 土层根据实际勘测简化分为两层,上层为风化砂质泥岩(其物理参 数为:弹性模量为500mpa;泊松比为0.4;重度24kn/m3),下 层为风化砂岩(其物理参数为:弹性模量为1000mpa;泊松比为0.3; 重度23kn/m3),且都为粘弹性体,纵向长度为120m,监测断面 则在隧道内10m处,避免洞口处采用约束条件而对其收敛和拱顶下 沉数据的影响。其中围岩和管片(其物理参数为:弹性模量为 27600mpa;泊松比为0.2;重度25kn/m3)均采用实体单元。从 而得到相关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2x方向的位移云图 (2)隧道内管片衬砌内径为5.4m,管片厚度为0.3m,外径为 6m。此次通过隧道内管片结构内力与位移来分析模型中的水平收敛 和拱顶位移,图2和图3分别为管片关于x方向和y方向的位移云 图。 3.数据对比分析 3.1水平收敛对比分析。 (1)隧道内壁面两点连线方向的位移之和称为“收敛”,收敛 值为两次量测的距离之差。收敛加速度则为两次单日收敛速度之间 的差值和两次速度时间之间的比值。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一般水 平直径作为收敛线,对其进行量测。在数值模拟中,简化为每个计 算步为10m(即每天开挖10m),设开挖到监控断面为第一天,此时 监控断面距掌子面距离为0m,取水平直径上的两个节点的x方向的 位移,然后相加得到收敛值。此次,通过多断面求平均值得到的收 敛值(如表1所示),累计收敛与掌子面距离的关系图(如图4所 示)以及收敛加速度与累计天数的关系图(如图5所示)。 图3y方向的位移云图 表1收敛值对比表 距离掌子面距离 (单位:m)累计天数模拟累计收敛 (单位:mm)实际累计收敛 (单位:mm)模拟收敛加速度(单位mm/天)实际收 敛加速度(单位mm/天) 010.269900.26990 1020.875700.33590 2032.305100.82360 3042.42050—1.3140 4052.52650.42—0.00940 5062.66550.80.0330.42 6072.76091.07—0.04360.38 7082.84231.32—0.0140.27 8092.88951.53—0.03420.25 90102.96191.710.02520.21 100112.99331.84—0.0410.18 图4累计收敛与掌子面距离关系图 (2)由于隧道内复合式tbm机组在空间上的阻挡,所以无法在 开挖后立即对靠掌子面附近的点进行布点量测。所以前面三天基本 无法量测,同时也就导致了测量点距掌子面较远才能量测。而且在 隧道内布点有时会受周围管线以及人行道的影响,无法将量测点准 确的布到水平方向的两直径点上。在模拟数值分析中,收敛在第二 天,同时也离开掌子面一定距离内出现最大值,而且该阶段位移占 总位移的40%左右,然而在实际施工监控量测中无法得到该数据。 3.2拱顶位移对比分析。 (1)隧道拱顶内壁的绝对下沉量称为拱顶下沉值。下沉加速度 则为两次单日下沉速度的差值和两次下沉速度时间之间的差值。数 值模拟中监控断面和时间均和收敛监控的断面和时间频率相同。布 点则一般取隧道的顶点作为量测点。在数值模拟分析中,取隧道顶 点y方向的位移作为拱顶下沉值。从而得到模拟位移和实际位移的 比较(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