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程伟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基于此,合作学习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人士的关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则是关注中的热点。那么,这种学习方式对师生双方有何要求?同时在我们的教学中又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必要手段,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地钻研教材,才能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积极教育因素,从而把握运用合作学习的时机;另外,教师在备课时,还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全面考虑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选好相应的对策,这样教师方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 2.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合作关系。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应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合作氛围,这一点应从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合作关系开始,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合作对象,使他们对合作学习充满兴趣。但这样容易出现“差——差”,“优——优”组合的倾向,直接导致两极分化。教师这时应给予学生帮助,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各组中尽量安排好、中、差三类学生,这样,学生在小组中能找到能力水平相当的同伴,倾听他们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 3.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指导要适当。 教师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生则是演员,对于教师这个“导演”来说,可“导”不“导”的地方坚决不“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导”。那在什么时候,教师才能引导呢?笔者认为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教师方可去“导”: (1)当学生的合作学习偏离正确“轨道”较远时; (2)当小组内部分歧得不到解决时。 但这儿需注意,教师不宜“导”得过多,或以自己或教参的观点代替、统领学生的想法。 二、对学生的要求 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也提出了要求,即学生必须具备相互合作的精神,那学生怎样才能具备合作的精神呢? 1.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 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必须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这对于学生端正合作态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意义如下: ①能教会你礼貌待人; ②使你能够包容别人的内心世界,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 ③合作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④合作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⑤合作还能增添学生之间相处的趣味性。 2.遵循合作的原则。 合作的原则是指导学生顺利合作的准绳。遵循它,学生间的合作则会优质高效,富于创造;背离它,学生间的合作便会高耗低效,甚至很难进行。因此,强调学生遵循合作的原则是很必要的,如积极参与,对小组负责,不要嘲笑别人,对人要宽容等等都应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内在要求。 当然,学生对合作学习意义的理解与合作原则的遵循是需要过程的。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合作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合作原则的重要性必须在多次合作实践的基础上方可被学生真正领悟,到那时,学生自觉地遵循合作的原则,便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三、在教学中的影响。 1.合作讨论,提高了参与的广泛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合理运用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合作小组是以自由组合为基础的,小组各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是很小的。无论是优生或是差生,他们都能在这浓厚的情意色彩中,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谈论感兴趣的动画片那样充满热情与争执。于是,沉默寡言的同学变得能说会道;害羞怕人的同学变得大方起来;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在合作中学会了协调人际关系……全员参与,共同进步! 2.合作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合作作业”,就是合作小组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同小组内其他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合作作文”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事实证明,通过“合作作文”的训练,学生们写作文的积极性比以前明显提高,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兴趣。“合作作文”程序如下: ①布置作文题,明确写作要求;②各小组交流讨论(文章的构思、合作分工等);③分工写作;④优化组合;⑤集体修改;⑥汇报;⑦给合作小组以表扬。 写作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本并不是件乐事,但“合作作文”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趣”从何来?首先,从这种新颖的作文形式中来。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写作文也是可以合作的!其次,从合作的过程中来。作文的构思,写作的分工、整合,集体修改,都是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汇。当学生在完成每一步时,都通过提供支持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别人的观点,别人的劳动结果)的需要,同时,又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而满足了自身归属的需要;再次,从教师对合作结果的肯定中来。强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