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储集层和盖层人们之所以提出"石油"这一概念,就是因为这种物质产出于岩石中。岩石何以能够产出油气呢?那就是因为它具有油气可以容身于内的"孔、洞、缝",人们把这种岩层称为"储集层"。为了不让油气从储集岩中溜走,还必须有床被子把它盖起来,这就是"盖层"。 储集层和盖层具有那些特征和类型?地质家应该如何去研究它们?4.1概述 孔隙包括孔洞和裂隙。岩石中有彼此连通的孔隙,也有孤立的彼此不连通的孔隙。。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称为储集岩(层)。储集层(或称储层)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存的场所,是构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之一。按储集层的含意,并非所有的储集层都储存了油气,它只强调了具备储存油气和允许油气渗滤的能力。如果储集层中储存了油气称为含油气层,业已开采的含油气层称为产层。世界上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含油气层是沉积岩(主要是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只有少数油气层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近年来,随着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油气田勘探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火成岩、变质岩及泥页岩中找到油气藏的数量越来越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望在上述岩类的储集层中找到更多的油气储量。储集层的特性是控制地下油气分布状况,油气储量及产能的重要因素,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基础之一。了解储集层的特征,尤其是储集层之间的差异,是油气地质学的一项任务。因此,储集层的研究在石油地质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盖层主要起封闭作用,它对油气的封盖性是相对于其下伏的储集层而言的。天然气藏对盖层的要求比油藏更严格。盖层对于圈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储集层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其孔隙性、渗透性、孔隙结构以及非均质性等。其中孔隙性和渗透性是储集层的两大基本特性,也是衡量储集层储集性能好坏的基本参数。4.2储集层的物理性质 储集层的孔隙性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中是指储集层中孔隙空间的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地壳中不存在没有孔隙的岩石,可是不同的岩石,其孔隙大小、形状和发育程度是不同的。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是储存在岩石的孔隙中的。因此,岩石的孔隙发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岩石中储存油气的数量。 为了度量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提出了孔隙度(率)的概念。孔隙度是指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孔隙度又可分为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及流动孔隙度。4.2.1储集层的孔隙性 1、绝对孔隙度 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称为总孔隙或绝对孔隙。总孔隙(Vp)和岩石总体积(Vt)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就叫做岩石的总孔隙度或绝对孔隙度(Φt)。 Φt=Vp/Vt×100% 孔隙度反映储集层储集流体的能力。储集岩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多,但是它不能说明流体是否能在其中流动。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对流体的储存和流动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根据岩石中孔隙大小(孔径或裂缝的宽度)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1)超毛细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径大于0.5mm或裂缝宽度大于0.25mm。流体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也可以出现较高的流速,甚至出现涡流。岩石中的大裂缝、溶洞及未胶结的或胶结疏松的砂岩的孔隙大多属于此类。 2)毛细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之间,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之间。液体质点之间,液体和孔隙壁之间均处于分子引力作用之下,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流体不能自由流动。只有在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的情况下,液体才能在其中流动。微裂缝和一般砂岩的孔隙多属此类。 3)微毛细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径小于0.0002mm,裂缝宽度小于0.0001mm。体与周围介质分子之间的引力往往很大,要使流体移动需要非常高的压力梯度,这在油层条件下一般是达不到的。因此,实际上液体是不能沿微毛细管孔隙移动的。泥页岩中的孔隙一般属于此类型。但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微孔隙孔径≥0.0001mm时,也可作为储集油气的场所。因此,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只有那些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才是有效的油气储集空间,即有效孔隙。因为它们不仅能储存油气,而且可以允许油气渗滤;而那些孤立的互不连通的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即使其中储存有油和气,在现代工艺条件下,也不能开采出来,所以这些孔隙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为了研究孔隙对油、气储存的有效性,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又提出有效孔隙度(率)的概念。2、有效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Φe)是指岩石中参与渗流的连通孔隙总体积(Ve)与岩石总体积(Vt)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Φe=Ve/Vt×100% 显然,同一岩石的绝对孔隙度大于其有效孔隙度,即Φt>Φe。对未胶结的砂层和胶结不甚致密的砂岩,二者相差不大;而对于胶结致密的砂岩和碳酸盐岩,二者可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有效孔隙度占总孔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