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云南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云 南高黎贡山 关键词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管理体系 一、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高黎贡山素来享有“世界基因宝库”、“自然博物馆”的美誉,分布 于怒江以西,与怒山山脉夹峙形成世界闻名的第二大峡谷――怒江大峡谷。 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差较大,气候变化多样,使得这里生存着种类繁多 的奇花异木和珍稀动物,有人说,高黎贡山就象一个双面书架,由上而下 清清楚楚地陈列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具有丰富全面的物种多样 性,其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众多的自然保护区中被 优先重点保护。高黎贡山1958年就被规划为自然保护区,1986年国务院 更将其认定为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高黎贡 山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 1997年,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将其认定为生物圈保护要意义的A级 保护区。1997年,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将其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 1998年,云南省政府将其确定为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及野生动物保护区,主要植 被类型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 林、温(暖)性针叶林、簇生竹林,以亚高山温凉、寒、温性针叶林为主的 森林生态垂直景观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的保护对象。高黎贡山自然保护 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拥有南亚热带、中亚热 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凉温带、亚寒带及寒带七个类型后气候区,几乎 包含了云南不同水热状况的气候区,同时还是云南雨量最富裕地区和云、 雾、雨日最多的地段。目前已知的种子植物有163科764属2686种;哺 乳动物有8目25科74属192种;鸟类有269种;昆虫1690种,隶属20 目167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红花木莲、 光叶珙桐4种;二级保护物种有胡黄连、冬虫夏草、桫椤(树蕨)、松茸、 贡山三尖杉、福建柏、油麦吊云杉、云南榧木、秃杉、领春木、凹叶厚朴、 水青树、董棕、胡黄连等15种。扭角羚、赤斑羚、戴帽叶猴等列入国家 重点Ⅰ类保护动物的有18种、Ⅱ类保护动物44种。该保护区内特有种极 为丰富,植物中有着贡山三尖杉、贡山木姜子、独龙江木姜子、常春木、 独龙五叶参、贡山秋海棠、贡山竹、贡山杜鹃等239种特有种,隶属103 科14属。特有野生动物种有白眉长臂猿、赤斑羚、贡山麂、怒江裂腹鱼、 三尾褐凤蝶、棕尾虹雉等17种,是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 一,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和具有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最关键地区之一。 该区内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高差殊异的垂直景观、丰富多彩的生物群 落,为我国目前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整、森林组合最丰富、结构和功能最 稳定的地区之一。高黎贡山地区还生长繁衍着汉、傣、僳傈、回、白、苗、 彝、壮、怒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世代开发和利用着高黎贡山生物物种 和生物遗传资源,并且形成了大量的传统知识。 二、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分析 1.缺少专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虽然云南省已经颁 布了一些有关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例如《云南省珍贵树种保 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森林条例》、《云 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 例》、《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等一系列法律 法规和政府规章,公布了《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云南省珍稀保护动物名录》、《云南省珍贵树种名录(第一批)》等一 批名录等,对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交换和开发利用方面起了积极的促 进作用。但现有的生物资源管理规定内容很不完善,也不具体,尤其是在 生物遗传资源的取得、惠益分享和专利制度方面基本上是空白,使很多想 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生物遗传资源的外国公司感到无所适从,而有些外国公 司却通过合作研究或共同建立数据库等方式,无偿窃取遗传资源。 2.生物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或存在漏洞。生物资源管理部门分工不明 确,缺乏有效监督,缺乏统一牵头的主管部门,没有生物遗传资源输入、 输出的专门管理机构,没有统一的法定程序和渠道,造成输入、输出渠道 混乱不堪的局面。由于制度和管理不善,而国际间又缺少关于生物遗传资 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统一制度,导致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遗传资 源大量流失,发达国家的机构及个人通过考察、索取、合作研究,甚至走 私、掠夺等手段从该自然保护区攫取了一些生物遗传资源,而没有给拥有 生物遗传资源的当地居民和社区群体任何的利益回报。没有明确的国家级、 省级及地区级的牵头主管部门及专门管理机构,政出多头,各部门缺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