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水回用试运行工作总结 根据公司生产技术部安排,PTA生产中心从2008年3月31日开始在Ⅰ套循环水装置分三个阶段试用中水作为循环水补水。三个阶段中水和生产水的补水比例分别定为3﹕7、1﹕1、7﹕3,整个试用时间跨度长达8个月。 期间5月份由于PTA一装置停车检修,Ⅰ套循环水装置也相应停车10天,并对系统进行了清洗予膜;7月份由于水务中心2号泵站爆管,中水回用试运行暂停了近一个半月(7月31日-9月11日)。为保持中水试用数据采集的连续性,5月份、8月份、9月份三个月的循环水运行数据没有进行统计分析,因此中水的实际试用时间仅为5个月。 在中水试用期间,Ⅰ套循环水系统共累积补充中水362365m3,补充生产水410505m3。 三个阶段中水占循环水总补水量的比例实际为:33.2%、51.4%、82.8%,11月份中水占循环水总补水量的比例达到83.7%。 (中水试用期间生产水及中水消耗趋势图)单位:m3 在中水试用运行第一、二阶段,由于中水补水量少、专用缓释阻垢剂价格偏高、各种药剂投加量以及循环水排污水量大等原因,中水回用的运行成本一度高于生产水运行成本。随着中水用量的逐步增加,以及中水生产运行经验的积累。尤其通过优化中水运行方式后,从中水试用第三阶段开始,各种水处理剂的投加量开始逐步减少,中水回用的生产运行成本也随着呈下降趋势。11月份中水试用生产运行成本同比中水回用前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中水回用前减少生产运行成本0.56万元。随着中水的全面投用,中水生产运行成本还会得到降低。 (中水试用期间水处理剂消耗趋势图)单位:吨 (中水试用期间水处理剂成本费用趋势图)单位:万元 (中水试用期间生产运行成本趋势图)单位:万元 从中水试用三个阶段的运行情况来看,中水试用过程中循环水工艺运行比较平稳。循环水的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基本处于受控状态。一些重要水质指标如浊度、铁离子、腐蚀速率等还于生产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的运行要求。 8个月的中水试用情况说明:在PTA生产中心Ⅰ套循环水装置工艺运行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按照目前的中水水质条件,可以达到和实现8﹕2的回用比例,即实现中水占总补水量的80%。 一、第一阶段(4月1日-5月30日)工作回顾 (一)4月份中水试用工作概述 Ⅰ套循环水装置从2008年3月31日开始用中水作为循环水补水,中水和生产水的补水比例为3:7。截至4月30日,Ⅰ套循环水系统累计补充中水27891m3,累计补充生产水56209m3,中水占生产水的比例为33.2%。 从4月份的试用情况来看,循环水系统运行基本正常。碳钢挂片腐蚀速率为0.0476mcm,低于中石化0.075mcm控制标准;循环水平均浓缩倍数为4.16,其它各项循环水水质运行指标基本处于受控状态。 (二)5月份中水试用工作概述 5月12日至5月21日,Ⅰ套循环水系统利用PTA一装置停车检修机会,安排了对PTA一装置空压机换热器E-901及E-102的抽芯检查,以评估中水试用的实际运行效果。从检查情况来看,没有发现换热器有明显结垢和腐蚀现象,因此也就没有安排采集换热器垢样进行分析。但为保证下一阶段试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利用停车检修机会对Ⅰ套循环水系统进行了清洗予膜。 由于5月份穿插了PTA一装置停车检修及循环水系统的清洗予膜,对中水回用的正常指标的控制及相关数据的采集产生了一些影响。 5月份包括系统清洗予膜期间置换排放用水,生产水共补水71816m3,中水补水31524m3;碳钢挂片腐蚀速率为0.0207mcm;由于系统清洗予膜,循环水平均浓缩倍数为3.44。 (三)第一阶段中水试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阶段中水试用虽然取得初步成功,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循环水系统中生物黏泥的控制问题。 由于中水的COD比生产水高约9-10倍,大量有机物随中水进入循环水,在系统中会慢慢积聚。如控制不当,很有可能引发生物黏泥爆发,造成水质恶化。因此,对循环水系统中生物黏泥的监控是中水回用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由于种种原因,水务中心分析工区并没有开展此分析项目。因此对生物黏泥控制只能依靠其它水质指标,如浊度、COD以及电导率等关联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容易产生偏差。 2、分析频次问题。 在中水使用过程中,主要依据循环水系统浓缩倍数及循环水中有机磷的变化情况来控制排污及加药处理。按中水试用方案要求,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及有机磷应做到每8小时分析一次,但由于水务中心分析工区分析人员安排紧张等原因,没有安排夜班的分析项目。于是将夜班的分析项目全部放在中班完成,且中班分析时间间隔非常短,往往刚接到一个分析结果,系统正在进行排污或加药作业,另一个分析结果又报过来,使工艺运行比较难控制,水质运行数据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