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1年第5期 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单位制社区治理的 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施雪华蔡义和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与推进,尤其是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背景下,单位制社区已不能适应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亟需进行变革。L单位制社区的治理经验体现了当前我国单位制社区的治理思路:以 互利合作和资源共享、功能匹配为原则,实现基层党委、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通过基层党建吸纳单位制社区的精英,借助各类民间社团增强社区凝聚力,改变现阶段单位制社区动员困难 的局面;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整合利用社区外的有力资源,以居民需求为基础对单位制社区进行改造,解决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以提升民生质量为导向的单位制社区治理目标。 [关键词]单位制社区协同治理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C9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21)05-0050-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九大又再次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 互动。a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社区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L单位制社区转型 变化为研究个案,重点考察在外部环境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组织权威不足、动员能力有限、民生矛盾集 中的单位制社区如何走向善治。 一、文献回顾 当下,我国城市社区基本分为三类,单位制社区、商品房社区和城中村社区。b与其他两类社区相比, 单位制社区不论是对于中国社会还是学术研究都具有意义。单位制虽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且是在一定 的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但早在20世纪共产革命中就颇具雏形。198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华尔德对单 位制理论进行研究。他指出,社会再分配制度中的重要部分为工厂,它和西方的企业组织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的工厂具有特殊性,因为人民除了从工厂中获取物质产品、机会或者劳动等生存性稀缺资源,还会 形成对单位的依赖性,或者说是“组织性依附”,从路径依赖理论来看,人们在单位制度下的行为会形 成一种惯性。c中国学者路风指出单位制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一方面由于1949年后家族与宗法被摒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道路与国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14@ZH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施雪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审(北京,100875);蔡义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教师(北京,100029)。 a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b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cWalderAndrew,CommunistNeo-Traditionalism:WorkandAuthorityinChineseIndustry,California:California UniversityPress,1986,pp.27-35. -50- 家族的职能逐渐被单位所替代,这就导致单位内部的角色定位类似于家族组织的定位方式。a有学者将 单位制作为一种制度进行研究和剖析。b 我国的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到街居制再到社区制的转型过程,单位制社区既有计划经 济时代的管理传统,又有市场经济时代的再造功能,是城市基层治理体制转型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虽 然20世纪90年代之后,社区正式取代单位成为城市基层管理的载体,c但这并不意味着单位力量的完 全衰退,单位和社区两种体制之间仍存在路径依赖,也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功能的缺失和错位。d单位 制社区不管是居民构成还是社区资源、组织架构都较为复杂,发展的程度也与社区不同,既有单位制延 续的传统老旧社区类型,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院等类型的社区,也有单位制解体之后在居住空间 和生活习惯上居民仍保有单位制意识的社区,e如国有企业改制后的企业单位社区。这就使得当下单 位制社区面临着治理难题。一是国家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之间的不协调。在社区制之后,很多单位制社 区的所属单位希望将职工社区都交由当地政府,但因为各地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和力度不一,经济欠发达 地区较难实现由政府一并管理,部分单位制社区的建设处于无人接管的尴尬局面。f二是单位制度的变 迁和居民生活习惯改变之间的时间成本。虽然国家推行以社区制替代单位制,但单位制社区里长期生 活的居民在适应社区治理体制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往往现实中很多人已经形成了“有问题找单位” 的意识,出现了“单位逆社会化”的现象,即迫使单位在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为职工 解决生活事务,单位时刻发挥着“隐形在场”的作用。g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