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3 属性和特性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中学黄文辉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难点、疑点上多下工夫。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自豪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每个物理概念是否都清楚明了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将每个物理概念讲清,使学生了然于胸,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物理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物理知识的最基本的单位。教学时应注意:①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②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③了解概念的种类(长度、质量、密度、比热、电阻等等),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④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⑤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⑥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 在初中物理,经常说某一物理量是物体的属性或特性,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二物理第一章《质量和密度》中,关于质量有这么一句话:“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对于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来说,什么是属性并不能完全理解,而在《密度》一节中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于是学生便弄不懂什么是属性和特性,不知道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明确属性和特性的区别有助于学生对新的物理量的接受。根据初中学生的知识和认知特点,经过反复考虑我认为应补充讲解两者的区别,最好用举例说明、启发诱导的方式讲清二者的区别,有利于学生对后面密度、比热、电阻等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首先接触到质量时,“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什么是属性呢?可以问学生:某物体质量是1kg,这个物体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判断不出来。这时便告诉学生所谓属性简单地说就是事物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甲物体有,乙物体也可能有,因此根据物体的这种性质不能判断出这是什么物体,那么这种性质就叫物体的属性。“特性”是某一物体特有的性质,是它区别于其它物体的本质性质,根据它就可以判断这个物体究竟是什么物体。紧接着介绍一下后面要学到的密度,并说明知道物体的密度就可以判断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如:已知某金属块密度是8.9×103kg/m3,那么这个金属块就是铜块,所以,课本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显然,密度与质量不同,根据它的大小可以鉴别物质,因此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无论是属性还是特性,它们的大小都与外界因素无关,取决于物体本身。但究竟是属性还是特性,要看能否根据这种性质判断物体(或物质)是什么,如果能,就是特性;不能,则是属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用上面的方法使学生对属性和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对后面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有助于学生对新的物理量的理解和掌握。如在《电阻大小的有关因素》一节中,就可以问:电阻是导体的属性还是特性?学生经过考虑认为是属性。便引导学生分析电阻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取决于外部环境还是导体本身?由于有了上面的知识,就能知道电阻的大小只与导体本身有关,于是再讲解电阻大小与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就很容易引入新课并使学生较快的掌握这部分内容。 无论是哪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不留疑点始终是我们的目的。因此对于讲清物体的属性和物质的特性也是同样,否则学生就弄不清质量、密度、比热、电阻等物理量是物体的什么性质,也不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