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从抓备课入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上了十几年的课,一直在思考何谓一堂“好课”?一堂好课是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常态的课…….说到底,一堂“好课”就是一堂有效率的课,能照顾到每一类学生的课,如涓涓溪水娓娓道来,让学生学起来轻松,在课上有所收获。并且能落实双基,循序渐进的提高能力。老师不只上一节课,老师的每节课都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每节课都应该是好课。而不是仅仅在公开课评优课才上一节或几节好课.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没有课前的充分备课,就不会有课上的游刃有余,只有课备得越充分,教师对课堂的调控才会越灵活,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才会越深刻。可能许多老师觉得自己每天都认真备课,但我们从课堂上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发现其实大部分课备得都不充分。(一)要充分认识备课的必要性:1、加强集体备课是改进集体备课现状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作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和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模式初步形成,集体备课的作用得到一定发挥。但从集体备课的过程与效果上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集体备课无计划,备课程序不规范,效益低。二是集体备课的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教研的氛围不浓。三是准备不充分,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相关信息的广泛收集,研讨交流浮于表面,难以涉及教学中深层次的问题,集体备课没有真正成为教师间交流、碰撞、共享的平台。四是认识有偏差。备课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参中的思路和方法去进行的,把集体备课搞成集体备教案,或轮流备教案、或交换教案、或一人唱独角戏、或教案大统一。五是备课的精力与时间投入不足。2、加强集体备课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目标明确、实在,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方法实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会漫无边际、东拉西扯,能够删除无效教学环节,让课堂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提高课堂教学时效,不把问题留到课后。3、加强集体备课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加强同学科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教学帮扶活动的实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4、加强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每个学校每个教研组既有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的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的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年轻教师在教学和教育上尽快地成长起来,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开展集体备课,就能引领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规律,集中每一名教师的教学智慧,相互取长补短,是促进教师素质共同提高。(二)如何进行备课呢?一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一般要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预备,每个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及其教学要求、在吃透课标、大纲、考纲、教材的前提下,对确定的集体备课内容独自备课;这个阶段要做到“五备”,即:①备考点,做到“两个明白”,首先是教师明白,但关键是研究如何让学生明白考点,不做无用功;②备教材,紧扣“三点”,扣要点、疑点和联系点,理解内涵,拓展外延;③备练习,做到“两适三重”,适度、适量、重讲评、重审题训练、重规范表达;④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缺陷;⑤备教法和学法,形成学生的“学案”。第二阶段,备课组集备,形成共识;这个阶段要做到“五定”。“五定”是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定记录第三阶段,教师复备,教师根据“备课组集备”形成的统一意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写出教案第四阶段,教师试讲,备课组其他教师听课,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第五阶段,备课组复议,对教案进行再次修订。上完课后,回过头去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和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从而找到继续改进的切入口以上是我们常规备课的五个必备的阶段。我这里重点谈一下第一阶段中的“备学生”这一环节,没有这个环节教师的备课就是徒劳一场,白费力气,不能做到有的放失,而恰恰这一环节往往被教师在备课是忽视。因为我们总爱用我们的眼光去看待和处理新知,很少以学生的水平去揣摩教材。学生是备课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课堂教学内容之后,把备课的目的转化为备“学生”,即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教学,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对于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结合教学目的周密安排课时和教学过程。对于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哪些是跳一跳就够的着的,教师备课时都要心中有底,只有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