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577687A(43)申请公布日2019.12.17(21)申请号201810583456.3C08J5/18(2006.01)(22)申请日2018.06.08(71)申请人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地址215126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龙街399号(72)发明人东为富刘耘李婷汪洋(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代理人董科(51)Int.Cl.C08L23/06(2006.01)C08L23/08(2006.01)C08L23/12(2006.01)C08L67/04(2006.01)C08L25/06(2006.01)C08L71/0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54)发明名称一种疏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液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疏液薄膜的组成包括:基体树脂100份,和水溶性树脂10~100份。制备方法包括:将基体树脂和水溶性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后,将所述共混料熔融加工成膜并将其置于去离子水中将水溶性树脂溶解刻蚀后即得疏液薄膜材料。该疏液薄膜材料对多种液滴如水、牛奶、酸奶、咖啡、血液、尿液、酱油、醋或茶水有着良好的不浸润效果,因此可以在酸奶盖、塑料容器、封装材料、防水服、工作服、桌布、围裙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CN110577687ACN11057768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疏液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液薄膜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共混而得,以重量份数计:基体树脂100份;水溶性树脂10~100份;其中,所述疏液薄膜的表面呈现孔网状结构,薄膜与水的接触角为120~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液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液薄膜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共混而得,以重量份数计:基体树脂100份;水溶性树脂66~1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液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乳酸、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苯醚、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液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为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盐、聚甲基丙烯酸的盐类、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乙二醇、聚马来酸酐、阿拉伯胶、大豆胶、骨胶、明胶、黄原胶、羧甲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疏液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1)将基体树脂和水溶性树脂烘干后进行熔融共混得到共混料;(2)将上述共混料熔融加工成薄膜;(3)将上述薄膜置于水中将水溶性树脂刻蚀除去,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疏液薄膜。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疏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基体树脂和水溶性树脂烘干后进行熔融共混得到共混料;(2)将上述共混料熔融加工成薄膜;(3)将上述薄膜置于水中将水溶性树脂刻蚀除去,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疏液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疏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烘干温度为60~100℃,熔融温度为140~300℃。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疏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熔融加工温度为140~300℃,薄膜厚度为0.005~0.5mm。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疏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刻蚀温度为25~100℃,刻蚀时间为2~24小时;真空烘干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2~30小时。10.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疏液薄膜应用在防止液体浸润或渗透的材料或产品中,其中所述液体为水、牛奶、酸奶、咖啡、血液、尿液、酱油、醋或茶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产品为酸奶盖、塑料容器、封装材料、防水服、工作服、桌布、围裙中的至少一种。2CN110577687A说明书1/7页一种疏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疏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超疏水表面是指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而滚动角小于10°的表面。超疏水表面已在自然界生物的长期进化中产生,许多动植物(如荷叶、水稻叶、蝉翼和水黾腿)表面都具有超疏水和自清洁效果,最典型的代表是所谓的“荷叶效应(lotuseffect)”。荷叶效应主要得益于荷叶表面存在的特殊微-纳复合结构,同时微-纳结构的乳突上还存在着低表面能的蜡状物质,正是因为这种复合结构的存在,使其展示出优异的超疏水性。通过对自然界中超疏水现象的研究,人们发现超疏水主要和两方面性能有关: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和表面能。因此超疏水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