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线缆敷设技术要点 ①线缆敷设 线缆的型号、规格应与图纸或者技术交底规定相符。 线缆在各种环境中的敷设方式、布放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 损伤,布放路由中不得出现线缆接头。 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 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线缆应有余量以适应成端、终接、检测和变更,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 预留长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绞电缆在端接前,预留长度在工作区信息插座底盒内宜为30mm~60mm, 不应超过200mm;线缆进机柜预留长度为机柜长度+宽度。 2)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m~5m。光缆在配线柜处预留长度 应为3m~5m,楼层配线箱处光纤预留长度应为1.0m~1.5m,配线箱终接时预留 长度不应小于0.5m,光缆纤芯在配线模块处不做终接时,应保留光缆施工预留 长度。 3)端接后线缆预留:对于固定安装的机柜,端接后在机柜内预留线长不超 过300mm。对于可移动的机柜,联入机柜的全部线缆在联入机柜的入口处,应预 留不超过800mm,同时各种线缆的预留长度相互之间的差别应不超过100mm。 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和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的4倍; 2)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 3)2芯或4芯水平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25mm;其他芯数的水平光缆、主 干光缆和室外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 4)G.657、G.652用户光缆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 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 光缆类型静态弯曲 室内外光缆15D/15H 微型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10D/10H且不小于30mm 管道入户光缆G.652D光纤10D/10H且不小于30mm 蝶形引入光缆G.657A光纤5D/5H且不小于15mm 室内布线光缆G.657B光纤5D/5H且不小于10mm 注:D为缆芯处圆形护套外径,H为缆芯处扁形护套短轴的高度。 综合布线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电力电缆与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 最小净距(mm) 380V 条件380V380V 2kV·A~ <2kV·A>5kV·A 5kV·A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300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桥架或金属导管中7015030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桥架或金属导管中1080150 注:双方都在接地的桥架中,系指两个不同的桥架,也可在同一桥架中用金 属板隔开,且平行长度≤10m。 2)室外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综合布线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m)垂直交叉净距(mm) 防雷专设引下线1000300 保护地线5020 热力管(不包封)500500 热力管(包封)300300 给水管15020 燃气管30020 压缩空气管15020 3)综合布线线缆宜单独敷设,与其他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线缆间距应符合设 计文件要求; 4)对于有安全保密要求的工程,综合布线线缆与信号线、电力线、接地线 的间距应符合相应的保密规定和设计要求,综合布线线缆应采用独立的金属导管 或桥架敷设。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屏蔽层不应承载拉力。 ②线缆终接 1、线缆终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缆在终接前,应核对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 2)线缆终接处应牢固、接触良好; 3)对绞电缆与连接器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2、网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3类网线不应 大于75mm;对于5类网线不应大于13mm;对于6类及以上类别的网线不应大于 6.4mm。 2)网线与网络模块应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3)网线与非RJ45模块终接时,应按线序号和组成的线对进行卡接。 4)屏蔽网线的屏蔽层与连接器件终接处屏蔽罩应通过紧固器件可靠接触, 线缆屏蔽层应与连接器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5)对不同的屏蔽对绞线或屏蔽电缆,屏蔽层应采用不同的端接方法。应使 编织层或金属箔与汇流导线进行有效的端接。 3、光纤终接与接续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纤与连接器件连接可采用尾纤熔接和机械连接方式; 2)光纤与光纤接续可采用熔接和光连接子连接方式; 4、光纤熔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缆及光缆加强芯应固定牢靠; 2)单纤保护管应按照路由通道进入熔接盘内对应固定槽; 3)尾纤熔接完毕出熔纤盘后,应选择较大弧度的走线方式,将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