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篇1】 一、发展目标 以园区为引领,通过联农带农方式,推进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特色水(干) 果、牦牛、西藏羊、藏香猪6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到,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2329万元左右, 年均增长4.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93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0.4%。 到,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特色水(浆)果播面达7万亩,实现产量10 万吨;出栏牦牛、西藏羊、藏香猪8万头(只)以上,产量4824吨。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信息化水平达到50%,“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覆盖率达45%以上,绿 色、有机认证比例达30%左右,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冷链物流流通率 达5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二、规划布局 (一)生产区域布局。立足多样化生态特点、立体式空间布局、差异性气候 特点和各乡(镇)产业发展基础。 (二)产业链布局。就近建设与产业基地规模相适应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 施。依托绿色生态园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配套建设烘干冷链物流设施。合理布 局农业生产性、经营性服务业。围绕农业创意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民族文化体验等新业态。 (三)园区布局。构建国家级到县级农业园区梯次发展体系,创建州级现代 农业产业园1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合理布局种养循环、加工物流、综 合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板块。 三、重点任务 (四)建优产业基地。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标准,建成 高标准农田0.8万亩。实施“净土”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推进优质特 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建设。新建标准化高原有机蔬菜生产基地0.5万亩、中药材生 产基地0.4万亩、特色水(干)果1万亩,建设牦牛、西藏羊、藏香猪标准化养 殖场各1个。以实施《县促进特色农牧业创新发展激励办法(试行)》为抓手, 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五)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围绕特色产业 基地,就地就近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依托青藏高原农畜产 品加工集中区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 企业围绕有机蔬菜、道地中药材、特色水(干)果及牦牛、西藏羊、藏香猪等特 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六)培育知名品牌。按照《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制定要求,参照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制定出台与发展品牌相配套的基地标准、 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力争到制定出台绿色农产品建设标准3个。以“净 土品牌+产品品牌”联动模式,大力培育“莴笋”“羌活”“大蒜”“牦牛”“藏 香猪”等特色优势地域品牌。依托对口援建重点开拓省内和浙江中高端订单销售 市场,扩大与当地采购商的常态合作,推进品牌农业延伸行动,丰富创新品牌产 品现代营销渠道,实现品牌产品订单(认购)销售占比30%以上。 (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优质安全发展为目标,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 提质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的规范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检验检测 体系。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关、流通销售质量安全关,建 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制、食品安 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落实投入品减量化、 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农药包装废弃 物和农田残膜回收处理。 (九)推进产村相融。把产业布局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以产兴村、 以村促产、产村相融、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推动农文旅体跨界融合,开发乡村 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建设主题公园、特色小镇。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休闲农 业、农村电商等产业设施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 (十)强化科技支撑。围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进一步 开展产业技术帮扶,强化专家服务团巡回指导服务工作,解决农牧业生产中遇到 的技术难题。到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100户以上, 培训农牧民2.4万人次,实现技术指导培训100%覆盖;免费定向培养农村实用 人才30人、“一村一名农技员”提能培训55人;培育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的新型职业农民480人;特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