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失独老人”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自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出现了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 然而由于独生子女的意外死亡便产生了众多的失独老人。较之其他老年群体,失 独老人更为弱势,面临的养老问题也更为严峻。文章以株洲市“失独老人”养老现 状为,例通过对失独老人的养老现状和成因分析,从法律角度为失独老人的养老 问题提出积极的建议和措施,力求为保障失独老人的养老需求提出基本思路,并 旨在通过引起相关部门、机构的重视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完善相关法律法 规,从而进一步完善“失独老人”养老机制,做到从物质层面进而到精神层面的全 方面关怀机制,并营造出关爱“失独老人”的社会氛围,从而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关键词】失独老人养老法律保障社会关怀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常回家看看”入法的热议,“空巢家庭”再次引起舆论关注。然 而,社会上还出现一种“空巢”,他们“空巢”的原因并不是子女外出工作、学习, 而是因为发生意外或疾病,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 家庭”。由于我国在80年代后将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失独家 庭”的父母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很难再生养孩子,也不再收养子女,被称之 为“失独老人”。“失独老人”不仅要忍受老来丧子的精神痛苦,还要面临无人照料 的养老困境。 对于中国“失独家庭”的数量,目前还没有权威部门对他们进行过详细的数据 统计,但是按照已有数有些机构做了样本统计: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 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 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据湖南省计生部门 2013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和项目组成员调查发现,湖南省目前登记在册的“失 独家庭”18133户,其中株洲1047户。项目组成员通过调研,从株洲市民政局及 株洲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这些“失独家庭”的父母大多在50岁 左右,失去唯一的孩子以后已无再生育的可能,在失去家庭养老这一我国目前“最 主要的养老方式”之后,他们不但要继续承受丧子之孤苦,更面临着疾病、医疗、 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难题。然而我国目前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也并不完善, 因此,“老无所依”是“失独老人”面临的窘境,“会不会有尊严的过完余生”是“失独 老人”普遍的担忧。由此可见,“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这一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在 株洲也日益凸显,亟待解决。如何使“失独老人”安度晚年、乐享晚年,是摆在我 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失独老人的现状 (一)失独老人的精神状况 在中国,养儿防老成为几千年来养老的最优选择,对于每一个家庭的影响至 关重要。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慰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子女的不幸离 世,使得这类老人如坠深渊,往往感觉到无助和孤寂,情感上十分脆弱,很长时 间都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无法走出悲痛的阴影,逃避心理严重。差不多所 有的失独父母都会保存着自己孩子生前的一些物件,借此缅怀他们。睹物思人, 他们害怕每一个节日,往往自卑,情绪十分消极,看到含饴弄孙的老头老太会刻 意绕开,自己的人生也渐渐从主流中掉队,更有甚者搬离原来居住地,逃避有关 孩子一切的环境、邻里,甚至亲戚,彻底断绝和原来的生活圈子交往,开始与世 隔绝,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二)失独老人的身体状况 遭受丧子之痛的沉重打击后,这类人员比同龄人相比,普遍显得十分苍老, 长期处于悲伤之中使得他们的心脏、肝脏等主要器官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其中一 大部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抑郁症等疾病,有的甚至长期卧病在床,无 人服侍,生活十分困难。 (三)失独老人的经济现状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家庭的供给是老人的主要来源。 失独老人与其他老人相比较,无法从成年子女那里年得到相应的家庭赡养支持, 有的甚至无任何经济来源仅靠低保维持生计的,对于患病人员生活更加贫困,再 加上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2-41”家庭结构,使得这类老人中有一部分还要赡 养年事更高的父母,大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由此可见,失独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 十分沉重。 (四)失独家庭养老面临困境 “不怕死,只怕老,只怕病”,成了“失独者”群体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失独 父母大多数都是50岁之后的人群,养老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特别是生病去医院治病,其他老人都有儿女陪伴身边,而他们只能形单影只,独 自求医,过着凄凉的晚景,“一个人贫穷不可怕,可通过努力去改变。可如果没 有了精神支柱,什么都没了意义”是他们共同的感受。想进养老院养老,却没有 子女为他们签字,而生病住院需要动手术,也没有子女给他们签字。当年他们是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才会面临养老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