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靛蓝染色方法古代靛蓝染色工艺原理分析[摘要]含靛植物有多种,古代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揉和发酵两大类。前者为缩合染色,后者属还原染色。本文逐一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工艺条件和助剂作用原理,解释了“蓼蓝不堪为淀”的原因。同时指出了多有混淆的“靛红素”概念:系靛红和靛玉红两种不同的副产物。。关键词:植物靛蓝;发酵水解;发酵还原靛蓝(靛青)是我国古代最为常用的植物染料之一,在传统染织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热潮之下,当前介绍各类植物染料尤其是植物靛蓝的文章不断见诸纺织印染及科技史刊物,然而直述其工艺过程者多而对反应基理探讨者少,特别是缺乏对助剂种类及作用机理的深入分析。笔者试以靛蓝早期浸揉染色及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所述制靛还原染色过程为主,逐一讨论各个步奏中的化学反应机理。谬误之处祈请印染解及纺织史解各位专家不吝赐教。蓝的种类及色素成份“青,取之于蓝”,凡可制取靛青的植物皆可称“蓝”。一般熟知的是菘蓝和蓼蓝,其实含有靛质的植物有多种。经考证蓝的科目学名如下表(对蓝的种类及名称,历代本草说法各异,现代中药典籍也不尽相同,本文仅采用其中一说)。[1][2]:。上述植物的茎叶中均含有可以缩合成靛蓝的吲哚酚(吲羟、吲哚醇)。它在植物组织细胞中以糖甙的形式存在:Ⅰ(IsatinB)Ⅱ(Indican)其中Ⅰ为菘蓝甙,它实际是吲哚醇与果糖酮酸生成的酯,不属于甙。酯键遇碱液(如草木灰、石灰)即可断键水解,游离出吲哚醇,从而氧化为靛蓝;而马蓝和蓼蓝中含的是靛甙(Ⅱ),它是吲羟与β-D(+)葡萄糖生成的配糖体,其上的甙键必须经过长时间发酵,由糖酶及稀酸作用才能水解断键、从而游离出吲羟、氧化为靛蓝。因此,早期的制靛技术可能仅限于用碱水浸泡菘蓝获取靛质,而蓼蓝则用于浸揉“染碧”(碧者,青黄合色也。而黄色素如黄酮类化合物则普遍存在于各类植物细胞中)。。如苏敬(唐)《唐新本草》云:“菘蓝为淀,惟堪染青。其蓼蓝不堪为淀,惟作碧色尔”;苏颂(宋)《本草图经》云:“有菘蓝,可以为淀……,有蓼蓝,但可染碧,而不堪作淀”;寇宗爽(宋)《本草衍义》云:“蓼蓝即堪揉汁染翠碧”。直到明代,早于宋应星的李时珍才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说:“凡蓝五种,各有主治……而作淀则一也”。。除上述五种蓝之外,宋应星还提到一种科目不明的苋蓝,亦有学者提到十字花科芸苔属的甘蓝都可用于制靛[3]。另外应该指出的是,某些科普文章说有“靛青科”和“芸苔科”的植物可以制靛,显然混淆了植物的名称和科、属关系。。浸揉染色工艺原理靛蓝的还原染色技术始见于《齐民要术》,而秦汉之前主要以浸揉直接染色技术为主[4][5]:将蓝叶与织物一同揉搓,或先将蓝汁揉出再以织物浸泡,辅以草木灰助染。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媒染工艺[6],但据笔者分析并非如此,理由有二:首先,媒染剂必须含有过渡金属元素,而普通草木灰中主要含K、Na、Ca、Mg、Zn、Mn等非络合型金属元素,Al、Fe、Cr含量极微,尚不足以起到媒染作用。虽然根据草木的种类和产地不同,某种特定的草木灰中可能含有较多的过渡金属元素,但这毕竟是特殊而非一般。除非特别指明时,应该认为一般的草木灰并无媒染作用;其次,持媒染观点的学者认为,靛蓝的结构上含有媒染基团,因此可用于媒染。其实在浸揉过程中并无靛蓝存在,而只有半靛(吲羟),其结构上没有相邻的-OH、-NH2、-OCH3及=C=O等可供络合的基团,不可能产生媒染作用。当氧化缩合为靛蓝时,已成为不溶性的色淀而沉积固着在纤维上,也就用不着再媒染了。。笔者认为,浸揉染色加入草木灰的目的有三:一是针对菘蓝而言,加入碱剂可以水解菘蓝甙,游离出吲哚酚;二是使揉搓而出的半靛隐色酸转变为易溶于水的隐色盐;三是加速半靛的氧化过程:还原染料隐色酸的氧化要进行数小时,而隐色盐的氧化只要数分钟[7]。。由上述分析可知,浸揉染色实际是在纤维上就地制靛的过程,可以称为缩合染色法。由于半靛分子比靛白分子小一半,对纤维的亲合力更低,要想染成合适的深度,就要反复多次套染。同时由于此法只适合于在蓝草收获季节进行,染液不能贮藏和运输,因而自发明还原染色方法后,浸揉方法就逐步自行淘汰。。制靛工艺原理浸揉染色受蓝草产地和收获季节限制,极不方便推广应用。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还原染色技术,打破了染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制靛技术的完善是有一个过程的,最早记录制靛方法的《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中介绍:“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一般认为此方法就是后世沿用的发酵水解法,但笔者认为不然。因为仅靠“热时一宿、冷时再宿”的时间,而又不加入任何菌种和营养剂,这种“发酵”作用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