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916071A(43)申请公布日2022.01.11(21)申请号202111196486.7(22)申请日2021.10.14(71)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地址210094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72)发明人王雨时肖寅(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代理人朱沉雁(51)Int.Cl.F42C1/02(2006.01)F42C15/26(2006.01)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9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能实现冗余发火的压制火炮榴弹小口螺弹头机械触发引信(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实现冗余发火的压制火炮榴弹小口螺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包括引信上体、覆盖于引信上体前端的引信帽、置于引信上体腔体内的头部发火机构、引信本体、沿径向置于引信本体中部的装定机构以及自上而下同轴置于引信本体腔体内的球转子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底部发火机构和传爆管。所述引信上体和传爆管分别与引信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本发明的压制火炮榴弹小口螺弹头机械触发引信,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实现了引信内部结构的整体布局优化,具有自毁、绝火和三路冗余发火(其中两路是惯性触发兼具离心自毁)功能,作用可靠性高,危险状态瞎火率低。CN113916071ACN113916071A权利要求书1/4页1.一种能实现冗余发火的压制火炮榴弹小口螺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信上体(1)、覆盖于引信上体(1)前端的引信帽(2)、置于引信上体(1)腔体内的头部发火机构(3)、引信本体(4)、沿径向置于引信本体(4)中部的装定机构(5),以及自上而下同轴置于引信本体(4)腔体内且位于装定机构(5)下方的球转子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6)、底部发火机构(7)和传爆管(8);所述引信上体(1)和传爆管(8)分别对应与引信本体(4)的头部和尾部通过螺纹连接,传爆管(8)后端作为引信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实现冗余发火的压制火炮榴弹小口螺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发火机构(3)包括头塞(31)、第一针刺瞬发雷管(32)、支筒(33)、第一击针(34)、上隔离球(36)、上球盖(37)、上球座(38)、球架(310)、第二针刺瞬发雷管(311)、上自毁簧(312)、传火管(313)、垫片(314)、垫圈(315)、两个第二击针(35)和若干第一离心球(39);沿引信上体(1)的中心轴线自上而下设有直径逐渐增大的四阶阶梯通孔,依次为第一阶孔、第二阶孔、第三阶孔和第四阶孔;所述头塞(3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四圆柱、第五圆柱、第六圆柱和第七圆柱,其中第四圆柱到第六圆柱直径依次增大,第七圆柱的直径小于第四圆柱的直径;自第四圆柱顶面中心向第五圆柱开有第一圆柱形空腔,自第七圆柱中心向第六圆柱开有第二圆柱形空腔;头塞(31)的第五圆柱的圆周外壁紧贴引信上体(1)的第二阶孔内壁,第六圆柱的圆周外壁紧贴引信上体(1)的第三阶孔内壁;第一针刺瞬发雷管(32)置于头塞(31)的第二圆柱形空腔中并以铆合形式固定,其中第一针刺瞬发雷管(32)的下端为输入端;支筒(33)为一中间有通孔的圆柱形薄壳结构,其通孔直径大于头塞(31)的第七圆柱直径;所述支筒(33)的顶面紧贴头塞(31)的第六圆柱底面,头塞(31)的第七圆柱穿过支筒(33)的中心通孔;上球盖(37)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八圆柱、第九圆柱和第十圆柱;上球座(38)为一个两级阶梯形的回转体结构上球盖(37)的第十圆柱通过收口固定于上球座(38)的上阶梯圆周外壁面;上球盖(37)的第九圆柱圆周外壁紧贴引信上体(1)的第三阶孔内壁;上球座(38)的下阶梯圆周外壁紧贴引信上体(1)的第三阶孔内壁;沿上球盖(37)的中轴线自上而下设有贯通的第五阶孔、第一上球腔和第六阶孔,沿上球座(38)的中轴线自上而下设有第一下球腔、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第七阶孔、第八阶孔和第九阶孔,其中第八阶孔与第九阶孔之间还设有一个顶面面积小底面面积大的圆台,该圆台圆周外壁面称为第一自毁斜面;上隔离球(36)设置于第一上球腔、第六阶孔与第一下球腔形成的空腔内,并能在该空腔内自由转动;上隔离球(36)的上半部分中沿引信轴线自上而下设有直径依次减小的第十阶孔、第十一阶孔和第十二阶孔,第一击针(34)铆合在上隔离球(36)的第十一阶孔处,且击针尖高于上隔离球(36)的第十阶孔,但低于上球盖(37)内第一上球腔外轮廓;所述上隔离球(36)的下半部分中自上而下设有直径依次增大的第十三阶孔和第十四阶孔,所述上隔离球(36)沿径向过球心设有第一中心通孔上隔离球(36)上还设有一个同时垂直于第一中心通孔和引信轴线的第二中心通孔;第二中心通孔直径小于第一中心通孔直径;第一中心通孔孔口处铆有两个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