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4232563A(43)申请公布日2022.03.25(21)申请号202210009731.7E02D5/34(2006.01)(22)申请日2022.01.05(71)申请人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215126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撷翠路2号(72)发明人吴芳顾晓峰孙登峰郑宏伟吴心艺叶霖宋丽花李昱费照骅孙鹏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4代理人高爽(51)Int.Cl.E02B3/12(2006.01)E02D17/2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涉及城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下方有轨交隧道,包括:多个第一灌注桩,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河道护岸的岸线设置;多个第二灌注桩,设置于第一灌注桩远离河道的一侧;多个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灌注桩之间;帽梁结构,设置于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的顶部;采用多个第一灌注桩和多个第二灌注桩在河道护岸设置两排灌注桩,增加结构稳定性,在第一灌注桩之间设置有搅拌桩为了避免土体松动,通过帽梁结构提高两排灌注桩的整体性,减少河道护岸对地下轨交隧道的影响。CN114232563ACN11423256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下方有轨交隧道,包括:多个第一灌注桩,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所述河道护岸的岸线设置;多个第二灌注桩,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远离所述河道的一侧;多个水泥土搅拌桩,所述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灌注桩之间;帽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所述河道护岸的岸线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桩的迎水面设置有贴面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面层为钢筋混凝土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桩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的背水面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梁结构包括:第一纵向帽梁,所述第一纵向帽梁与多个所述第一灌注桩连接;第二纵向帽梁,所述第二纵向帽梁与多个所述第二灌注桩连接多个横向帽梁,所述横向帽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梁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步道,所述步道靠近所述河道护岸的一侧设置护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桩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灌注桩的底部与所述轨交隧道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间距。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采用的施工方式为泥浆护壁钻孔法。2CN114232563A说明书1/4页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城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常需在有下穿轨交隧洞的河道新建护岸;由于轨交对隧洞变形渗漏的严格要求,护岸建设不允许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卸荷、填土加载等施工工序,还需避免挤土、震动等施工影响;同时,为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及城市建设发展,护岸建设应综合考虑建设沿岸步道等附加要求。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采用多个第一灌注桩和多个第二灌注桩,在河道护岸设置两排灌注桩,增加结构稳定性,在第一灌注桩之间设置有搅拌桩,通过帽梁结构提高两排灌注桩的整体性,减少河道护岸对地下轨交隧道的影响。[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所述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下方有轨交隧道,包括:[0005]多个第一灌注桩,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所述河道护岸的岸线设置;[0006]多个第二灌注桩,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远离所述河道的一侧;[0007]多个水泥土搅拌桩,所述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灌注桩之间;[0008]帽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的顶部。[0009]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