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的异同苏轼、辛弃疾一向是词史上并称的两位大家,他们的豪放词都具有豪迈大气、感伤现实的特点,为宋词境界的扩大和词体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苏轼、辛弃疾同为宋代豪放词家的杰出代表,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轼首先奠定了豪放词派的始基,辛弃疾继而将豪放词的发展推向了高峰,确立了“豪放一派”。他们在词作的风格、境界的开拓、心灵世界的表现等方面,自然有着共同性和连续性,但是,由于二人所处时代、际遇、立场、个性的不同,他们的豪放词作又各自形成了独立的特点。一、苏、辛的豪放词的相似之处正如胡寅先生所言,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这说明他以豪放的感情,坦荡的胸怀,拓展了词的内容及表现手法,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缠绵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而辛弃疾“大声镗鞑,小声铿,横绝六合,拍空万古。”也突破了以纤艳柔脆的传统词调,继承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之风。因此,他们的词作有着相似性和继承性。1.苏、辛词中都有着豪迈旷达的艺术风格东坡词和稼轩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自我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二人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不同于前的创作风格。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词人借那奇伟壮丽的风景、杰出人物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来表达不畏政治困厄、道路险阻的人生态度,表现出了词人开阔爽朗的性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同样,辛弃疾在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词人也借滚滚不尽的长江水,追缅往事,遥想将来。赞扬了杰出的英雄人物,表现了决不投降、坚决抗金的强烈信念。豪情壮志,表露无遗。这正是苏、辛词共有的豪情激越的艺术风格。2.苏、辛词中都浸染着感伤之情。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际遇的原因,都使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中浸染着一种感伤之情。即使他们的心态可以超脱、可以飘逸,但家国之觞始终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苏轼生活在内外交困、对外求和苟安的北宋,诗人仕途不顺,“乌台诗案”中险遭杀身之祸。国难未解,壮志未酬,这使苏轼心中难免有着感伤情怀。但这并不与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相违背,是人生遭遇苦难后必然会产生的情感。即使豪爽如苏轼,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是由于政治影响,南宋政局更加混乱,一身才能的辛弃疾未能被任用还屡遭诬陷,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只能悲歌慷慨,将壮志难酬之气寄托于词作之中,例如在《锦帐春・席上和杜叔高》中诗人感慨到:“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3.苏、辛词都对词体做了创造性的发展,丰富了词的内容。苏轼的词,在继承唐五代婉约缠绵风格的同时,“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既向内心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苏轼用词写报国、写仕途、写失意,还用词写了悼亡、伤春、感逝,打破了依声填词的限制,词在他的手中,变成了可以表达丰富生活内容的文学体裁。同样,辛弃疾不但扩充了词的表现内容,还把词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他一生的情感体验都用词表现了出来。开心时,他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伤感时,则说“层楼望,春山叠。恨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奋发时,他写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辛词都伟大地打破了“词为艳科”的限制,使词由闲情向性情、爱国之情转变,向广阔的生活扩大,表达了对祖国的感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自己的希望。此外,苏、辛词在词的结构上也有相似点,他们词作多为地点加怀古,主旨上多为托古喻今,借古人心中块垒,表达自我情愫。例如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这一点上就有很突出的表现。二、苏、辛的豪放词作的不同特征虽然东坡词和稼轩词都以豪迈旷达、感伤现实、境界扩大著称,但是两位词人一位是北宋士大夫,一位是南宋爱国将领,时代、经历和性格不同必然会使他们的词作有着鲜明的差异。1.苏、辛的词观有着不同的特征。苏轼认为词为余,“以文章余事做事,溢而作词曲”,所以苏轼的词并不能表现他一生的情感体验,因为他借助散文和诗歌也表达了很多情感。而辛弃疾则不同,他全力作词,一生为词六百余首,是唐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一个,词作基本包括了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