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现代物流已成 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物全球化生产、网络化配销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它 不仅改变了生产贸易和运输方式,而且对生产运营和配销运输的传统思想提出了 新的挑战。本文分4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物流的概念;然后通过传统物流与现代 物流的对比,分析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分析现代物流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最后分析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 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 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 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 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 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 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 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 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 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 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 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 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 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 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 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数字化、网络 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那么现代物流业也必然向该方向发展,现代 物流作为一种先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 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现代物流 业的形态和发展。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典等众多国 家的跨国物流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 和管理技术,虽然对我国传统的物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也使我们更深刻地 认识到现代物流的内涵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就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 几方面的趋势。 1、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厂商,特别是规模庞大的外资 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更多的会将注意力集中到物流环节上, 想尽一切办法大幅压减物流费用,实现生产商的零库存或少库存,而传统储运存 在着诸多蔽端,因此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现代物流是指物流供应商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实现运输 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加快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步伐。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企业向外部用户提供的物流服务,又称“契约物流” 或“合同型物流”。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是全方位、一体化服务,最常见的第三方物 流服务有:(一开发物流策略系统;(二)EDI(电子数据交换力(三)报表管理(四)货物 集运(五)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六)信息管理;(七仓;(八)咨询;(九运费支 付;(十)运费谈判。目前,很多跨国物流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策略都是发展第三方物 流,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知名度,重点为 数家大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取得了十分丰厚的收益。国有储运企业只有利 用现有资源和便利条件,创造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快速实现向 现代物流的转变。 3、开展质量认证,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日渐国际化,生产厂商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 争能力取得进入国际市场通行的质量认证证书的厂商与日俱增。在规范自身管理 的同时,他们也要求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