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区域复习——南方低山丘陵区及相关区域
一、基础知识回顾
1、位置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不包括这一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平原、
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大的平原。这里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被称为“南方低山丘陵区”。
2、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的原因?
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温暖湿
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天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因此成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
3、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
⑴优势:①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期;②地形:土地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③水源:河
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灌溉;④农业资源: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优势
品种多;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
⑵劣势:①地形:地形崎岖不平,平地少;②气候(自然灾害):受夏秋旱涝灾害、春季低温冻害、盛夏干热
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影响;③土壤:红壤酸性强,土质粘重,有机少,肥力低(土壤贫瘠);④水土流失严重。
4.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发展措施
①走立体农业道路,发展多种经营;②资源深加工:优势资源及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③发展农业观光旅
游;④退耕还林还草(5)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等。
5.南方低山丘陵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好处
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水土资源潜力;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良性
生态循环;利于扩大就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6.水土流失与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多暴雨,地表侵蚀
作用强烈;③土壤:山地丘陵区,土壤疏松;
⑵人为原因:①能源短缺导致伐林取薪,破坏植被(最主要原因);②人多地少导致的过度开荒、陡坡开垦,
破坏植被;③开矿、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结构和植被。
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减轻土地压力;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对优势资源及农
产品深加工,增加农民年收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保教育。
7.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甚至超过黄土高原,其主要原因的是
①下游多工农业基地和经济中心②石质山地破坏后再恢复相当困难③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高
8.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的措施有:①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②推广省柴灶;③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④在
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发小水电。
9.红色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粗大的红壤颗粒裸露的现象。
成因:自然原因--流水侵蚀(水蚀作用);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主要)。
10.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亚热带水果等生长,产量很大。
11.南岭:狭义的南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5个山岭,故又称五岭。东西走向。
大致经纬度范围:北纬24°00~′26°30,东′经110°~116°之间。东西长600千米,南北宽200千米。
地理界线:两广丘陵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广东和江西(湖南)的分界线;珠江
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1
二、巩固练习
1.关于南方低山丘陵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区水、热等生产条件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而存在根本缺陷,不利于农业资源开发
B.地貌差异而形成多种土地类型,为发展立体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本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
D.本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与海港,有开发资源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2.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土质疏松B.河流水系发达C.农村薪柴资源匮乏D.降水集中,雨季时间长
3.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甚至超过黄土高原,以下不是其主要原因的是()
A.下游多工农业基地和经济中心B.石质山地破坏后再恢复相当困难
C.河流众多,生态脆弱D.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高
4.关于南方丘陵山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丘陵山地面积比例大B.可耕地面积大,林业、牧业开发只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C.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建立良性生态系统D.有利于发挥丘陵山地土地资源潜力
右图所示的是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5—8题。
5.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
6.下图表示该地区“人地关系问题”联系图,请在空框内填上适当
的内容,使系统成立()
A.①水土流失加剧②能源短缺③人均耕地减少B.①人均耕地减少②能源短缺③水土流失加剧
C.①人均耕地减少②水土流失加剧③能源短缺D.①能源短缺②人均耕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