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爱弱势学生的工作计划篇一:关爱弱势学生工作计划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或南下沿海打工赚钱,这种流动极大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郎作为一个劳务输出较多的乡镇,常年在外务工人数达5000人以上,由此引发的外出民工维权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如何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郎乡党委、政府根据地方实际,率先在全县开展“三关”工程(即:关心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为解决因外出民工引发的各种问题找到了很好的办法。其中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成效显著,达到了留守儿童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为教育和引导好留守儿童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经验。一、基本情况二郎乡辖区面积71.5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9个村民组,共有人口24573人。二郎气候炎热,交通不便,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约0.4亩,农民通过种植获得的收入十分有限,人均年收入仅XX元,很多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糊口,跨省务工成为二郎乡农村富余劳动力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5000—6000人,占全乡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夫妻双双在外务工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全乡1—15周岁留守儿童2074人,其中1—6周岁572人,7—15周岁1502人。调查问卷显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79%,由叔伯姑舅姨等亲戚照料的占14%,寄养在邻居家的占5%,独自生活的占2%。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后,一般一年以上回家一次,其中62%的家长一年回家一次,有38%的家长两年以上没有回过家。“留守儿童”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至少要一个月才联系一次,半年以上联系一次的占37%,有的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联系。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有68%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15%的孩子表示“无所谓”。在生活上,“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有矛盾的占26%,其中经常发生矛盾的占13%。在学习上,47%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遇到困难有无助感。在与同学的关系上,36%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过同学的欺负。在回答“平时父母不在身边,你最盼望什么、最担心什么、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时,有87%的孩子表示最盼望的是父母回家,得到他们的关爱;有71%的孩子表示最担心父母的健康和安全;有48%的孩子表示面临的最大困扰是遇到困难时不知该怎么办。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1、现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其中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动,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而,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很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少了很多。2、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生活问题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影响较为复杂。由于家长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留守儿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较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所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希望父母在外打工。从年龄维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少数学生甚至对父母不理解,产生怨恨心理。3、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在此次调研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留守儿童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最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篇二:关爱弱势家庭学生内容摘要:教师工作应该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更应该体现人文主义,而对弱势家庭学生的关爱就是教师工作人文主义最充分的体现。关爱弱势家庭学生首先要了解其心理表现的特征,其次要在工作中用科学的方法,另外要真诚和无私的帮助。关键词:弱势心理特征关爱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不断地发生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多元化思潮的撞击下,社会上的贫富差距现象随着出现。作为一大群体——弱势群体随之呈现于社会大潮之中。他们的子女在学校也就自然地成为一个小弱势群体。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心理、行为等方面易于出现问题。因此,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心理弱势之圈,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一、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1、自卑心理作祟。在弱势群体的家庭中,由于来自生活各方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