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二、用作助词3、结构助词(主语+之+谓语)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性,无义,可不译。 三、用作动词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公将鼓之() 4.辍耕之垄上() 5.公将驰之() 6.环而攻之而不胜() 7.专诸之刺王僚() 8.何陋之有() 9.怅恨久之() 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用作连词3、表示修饰关系(修饰语+而+动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句子+而+句子),相当于“然而”、“可是”、“却”。而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表转折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二、用作连词三、动词1、扶苏以数谏故()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以塞忠谏之路也() 5、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策之不以其道()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以光先帝遗德() 9、因以为号焉() 10、以其境过清() 例:①曹操比于袁绍(与)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跟)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于字可译为对、向、在、从、到、由于;也可翻作与、同、跟;形容词后表比较1、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者之大忌 C、择善而从之D、是以谓之“文”也 1、选出句中的“以”与“裹以帷幕”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衣被蔽塞窗户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徒以有先生耳D、以激怒其众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1.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扶苏) 2.殚其地之出(代词,他们的) 3.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它)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代它的) 5.专其利三世也(代词,这种) 6.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3.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 ④梅花为寒气所勒(二)“为”用作动词,读作“wéi”。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 ③为人五(雕刻)《核舟记》(三)“为”用作名词,如: 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③未知生,焉知死(《论语》)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它,代这篇文章) ②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它,代蛇)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1.下列四项中,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