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时代“微时代”传统媒体的变革与坚守微博领跑“微时代”,2011年,微博用户以208.9%的增幅创下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之最。关注、@、评论、转发、私信、分享、粉丝,微博世界中“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是信息源,每个人都是发布者,信息呈滚雪球式传播,在即时、随地、互动传播方面,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传统媒体真的OUT了吗?透视微博,可以发现: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竞争同样激烈,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技术平台难分优劣,推广营销各出奇招,脱颖而出者正是在公信力构建、议题设置、信息整合等方面向传统新闻媒体汲取了精髓。这个精髓就是力求传播高质量的信息,而这也是传统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新浪微博是中国微博用户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平台之一,剖析新浪微博的成功之道,或许有助于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体廓清迷雾,知道什么要坚守、什么要变革,在“微时代”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名人认证系统构筑公信力新浪微博用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加V认证的名人微博:要么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演艺、体育、文艺界人士,要么是在公众熟悉的某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或者是知名企业、机构、媒体及其高管,或者是重要新闻当事人。其实,从博客时代,拉名人就是新浪引以为豪的经营和推广策略,名人微博不过是这种策略的延续。名人微博之所以关注度高、粉丝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他们140字的信息多么振聋发聩,而是因为这个信息的发布者在现实社会中拥有雄厚的基础、较高的关注度和公信力。名人的关注度和公信力高于普通人,信息价值自然高于普通微博用户。美国高盛给新浪微博的估价高达35亿美元,评级报告称:“新浪微博用户大多数是用微博服务来订阅名人的言行,或者作为一个信息采集机器。”由此可见,这35亿美元的估价,背后正是名人的新闻价值和公信力。信用体系建设力保真实性国家税务总局声明“国税总局47号文”纯属伪造;民航局则指正,“关舱门后30分钟须起飞”的“新规”被严重误读,这一规则只在天气和空中管制状态正常情况下适用……2011年出现的几则“辟谣”声明再一次证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无关传播工具的演进和传播速度的改变。新浪微博也同样在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方面苦心孤诣,想尽办法。身份通服务于2011年10月1日登录新浪微博试运行,每天都有数万名用户申请获得身份通勋章。用户对身份通展现真实身份、保护个人信息防冒用的应用表示欢迎,并积极向粉丝和好友推荐,这标志着新浪微博在微博诚信体系建设中率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新浪微博还专设不实信息曝光专区,提示网友在发布信息时要更加审慎负责,以免对其他网友造成误导。在微博首页的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用户举报虚假信息只需“举手之劳”,举报范围包括虚假信息、不准确信息、商家利用有奖活动骗取粉丝和转发等。信息泛滥之时,也是公共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作用彰显之时,及时、客观、公正地报道真相、澄清事实,是公共媒体的责任,也是其保持权威性、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的洪流中,新浪通过为微博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主动担负起了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的重任。“转发评论”传播观点微博信息传递被限制在140字以内,很多研究学者认为,这种叙事是分裂的、碎片化的,其思考也就只能停留在事件的表层,难有系统观照和深度审视。这种观点,未能从整体上审视微博。作为社交网络平台,微博具备转发、评论功能,这是微博的一大力量和魅力。转发功能:用户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内容一键转发到自己的微博(转发功能是对TwitterRT功能的改良,可以保留原帖,避免在传播过程中被窜改),转发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转发后所有关注自己的用户,都能看见这条微博,用户也可以选择再转发,加入自己的评论,如此无限循环,信息就实现了传播。评论功能:用户可以对任何一条微博进行评论。这是基于中国用户习惯而设置的特殊功能,之后YahooMeme和GoogleBuzz也都有了评论功能。搜索功能:用户可以在两个#号之间,插入某一话题,自动搜索所有包含有该话题的相关微博。可以就话题展开讨论,实现信息的聚合。微博吸引大家阅读,用户很多时候关注的不再是信息。一条微博在转发过程中能产生成百上千条评论,有些评论比原来的信息内容更丰富、更具有价值,了解“我关注的人怎么看这件事情”、“主流人群怎么看这件事情”,成为很多用户登录微博的主要诉求。一条微博转发、评论次数多少,包含的是公众的意见。对政府而言,它代表着民意;对传播者、被传播者而言,它代表着意见是否被主流人群认同。这也印证了传播学的经典论断——“媒介即讯息”。微博时代的大众,不再像传统时代的大众那样被动地聆听精英们“说教”式、单向度的传播,网民可以凭借微博得天独厚的互动优势,及时对信息作出反应。[1]有意无意间,在微博这个开放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微评论”扮演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