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的形式语言和林格尔地处内蒙古中南部,山西杀虎口外,清朝开辟西北驿道,于此设立驿站时因有20户人家而用蒙语命名为“和林格尔”(二十家子之意)。雍正六年(1728年)设和林格尔理事通判,乾隆六年(1741年)置和林格尔厅。1912年中华民国改为县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沿设县至今(现属呼和浩特市所辖)。和林格尔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和睦相处,产生了歌谣、剪纸、岩画、壁画等民族民间艺术,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林格尔历史上生息繁衍过众多民族,先后有土方、鬼方、猃狁、楼烦、林胡、匈奴、突厥、鲜卑、乌桓、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北方民族驻牧;历朝历代中原移民实边,近现代“走西口”,许多汉民移居此地;多民族杂居相处,相互融合,共同开发了这片土地。由于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双重影响,也就形成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在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中,从一些古城池、古村落、古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我国北方边疆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民族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其中尤以小板申汉墓壁画、鸡鸣驿北魏墓壁画和二铺梁唐墓壁画最为珍贵,引起考古界和美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小板申汉墓壁画堪称国宝,已闻名海内外。小板申墓葬位于新店子村西2.5公里处浑河北岸向南突出的一个小丘上。呼和浩特到大同的公路正从墓葬的北面穿过,向东3.5公里是明代玉林卫故城榆林城,再东南20公里为长城要隘杀虎口,西北行30公里便是和林格尔县城。这里河水漫流,四周冈峦起伏,墓葬依山傍水,水绕山环,风景优美。选择这样一块地方修坟墓,当初恐怕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经考证,这是一座东汉壁画墓。由多墓室连通组成,有墓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及三个耳室。墓壁和穹庐全用青砖砌成。全长19.85米,占地面积一百多平方米。此墓早年被盗,棺木遭焚毁,尸骨仅存少数门牙、椎骨、臂骨等。全部墓壁及甬道两侧,直到顶部的砖面上,都抹着一层5毫米至1厘米的白灰,白灰面上,绘满了壁画。墓室地面用方砖铺成,砖表面有突起的菱形纹,中间有两行隶书:“子孙繁昌,富乐未央”。全部墓室壁画,除因年久剥落及被盗掘破坏的以外,共有46组,57个画面,面积约100平方米,榜题250多项,约700余字。墓内文物虽已大部分被盗,但墓中的壁画图幅和榜题(指壁画上的文字题记)保存之多,图画场面之大,表现内容之丰富,是迄今我国已发现的汉墓壁画中所罕见的,实为壁画珍品。汉代壁画,就文献所载,已知“图画天地,品类群生”。现今发现的汉墓壁画,可以看出当时的绘画水平正处在不断提高的状态。壁画在汉代被广泛应用,当时的殿堂、衙署、驿站、墓室都有壁画。可是壁画不易保存,因为年久,建筑不存,壁画亦化为乌有。因此现在所能见到的汉代壁画,多属墓室壁画。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以其较大的图画场面,较多的榜题文字以及丰富的内容而备受界内关注和瞩目。一、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内容丰富,体现了东汉时期以人的生命为中心的内涵。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为今世提供了诸多方面的可视资讯,如生产劳动的壁画,反映了当时内蒙古阴山土默川地区农牧结合的经济特色;壁画中的古建筑,提供了汉代的建筑制度、用途、形式、结构和色彩等形象资料;墓主人历任官职所在城市和府舍图,反映了当时北方城市和中原城市的结构布局是完全一样的,提供了研究东汉衙署布局和中国城市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壁画中有众多的乌桓等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内蒙古地区是各民族杂居区,也反映了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事实;壁画中的“庄园图”,是我国已发现的汉代庄园资料中最完整的一幅图画,对研究东汉时期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总之,壁画涉及面很广,为许多方面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壁画上的榜题,是继承周代金文、战国玺文、篆书而形成的一种新书体,对研究我国汉字书法的演变也很有价值。所以说,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是少有、难得的壁画墓,它的发现,在当时轰动国内外,但至今壁画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根据壁画和榜题考证,和林格尔壁画墓的时代为东汉桓(帝)、灵(帝)之世,约在公元二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墓主人的官衔是护乌桓校尉,但墓主人的姓名,壁画未载。按照汉代的习俗,人死后要葬于家乡附近。壁画中有“武成图”,说明墓主人生前是东汉定襄郡武成县人。其内容主要表现墓主人的仕宦升迁等生活,由“举孝廉时”、为“郎”到出任“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而止于“持使节护乌桓校尉”,可以说是一部形象的画传。画面上出现了墓主人所经历的繁阳、宁城、离石、武城等府县城市。画有官署、幕府、坞壁、庄园、门阙、楼阁等各种建筑。有幕府所属史吏与侍从威仪,有出行车骑之仪,有燕居时之观鱼、饮宴、百戏、迎宾、庖厨等场面,还有农耕,牧放牛羊,蚕桑,渔猎等等劳动生活图